林氏会意,压低声音道:“娘放心,大门已经关紧了。”
崔老太太这才说道:“开饭吧。”
这顿饭,吃的非常安静,但所有人脸上都带着满足。
因为香啊!
崔岘也吃了好几大片腊肉,果真肉质肥美,比现代社会的饲料注水猪肉好吃多了!
这大概是没有科技与狠活的古代,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了吧。
饭后。
崔璇把嘴角的油渍舔干净,感慨道:“真想顿顿都能吃腊肉啊。”
看出来了,这是个标准的大馋丫头。
崔老太太笑着接话:“等你父亲、小叔高中,咱们崔家,指定不缺肉吃。”
一句话,把缓和的气氛又拉回了现实。
崔伯山、崔仲渊兄弟二人互相对视,郑重道:“娘放心,儿子一定竭尽全力!”
崔老太太眼含期待,但最后只是说道:“尽力就好,进了考场身体最要紧,去吧。”
吃过这顿中午饭,兄弟二人便要出发,夜里去南阳县城留宿。
明日一早,直接去贡院参加院试。
这点其实还是很方便的。
不像南阳府下辖其余县的学子,还要耗时数天,来南阳赶考。
当然若是崔家兄弟通过院试、府试中了秀才,后面还有乡试。
届时,便要离开南阳府,赶往河南的首府——开封府去参加考试。
若是乡试再中举,将来还得跋山涉水数千里,去京城参加会试、殿试……
算了,先别参加了。
因为崔家兄弟再次落榜了。
赶考出发前那天,他俩放出豪言:此次必中。
结果考完回来,二人脸色苍白言辞闪烁,双双躲在屋子里不肯出门。
崔老太太日日惦记着放榜,又害怕放榜,甚至不敢问一句儿子考得如何。
等县衙放榜那日。
崔老太太亲自和两个儿子一起去了。
衙门外人挨人、人挤人。
有中榜者喜极而泣,有落榜者嚎啕痛哭,可谓人生百态。
崔老太太急切的挤了进去,眯起老眼,神情希冀的一遍又一遍看榜。
她勉强识一些字。
但却始终无法在红案榜上找出自己两个儿子的名字。
良久后,崔老太太终于放弃,站在人潮里崩溃大哭:“没中,还是没中!
为什么,老天爷,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崔伯山、崔仲渊兄弟羞愧难当,面无人色。
周围人纷纷看向他们,不胜唏嘘。
“那是崔家兄弟吧,考了十年,还是不中!”
“唉!
只能说这崔家,就没那个命。”
“是啊,趁早认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