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众人聊完一个话题,坐上首的那位中年儒生方才看到陈吉发与吴成道。
“哟,又来了两位小友?清泉介绍一下?”
清泉是熊广源夫子的字,听那儒士提起,于是便拉着陈吉发和吴成道起身介绍,并将席上儒士们的身份说与两位学生。
上首儒士正是本次院试江夏县的监考官,学政衙门正八品知事,姓许,苏州人。
大明帝国早年设有儒学提举司,与布政使司并列,称提学、学台,后来,因官员精简需要,只在南北两京专设“提学御史”
,其他十三道不再单设提举司,而由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副使、佥事兼任。
落实到地方,学政衙门便归口按察使司统管,按察使兼任提学,并由一名正五品的佥事负责具体事务。
用陈吉发穿越前的官职来说,就相当于省纪委书记兼省教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省纪委常务副书记(正厅级)兼任省教育厅长,省纪委副书记(副厅级)兼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并负责日常工作。
这许知事,按编制是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员,因管着学政,于是便兼督学之职,负责全省监考。
用前世的官职来套,大约相当于省教育厅教育督导处处长。
这般人物,对于此时的陈吉发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位高权重,当打起十二分小心才是。
席上主要是熊广元同儒士们说,四位年轻人就当旁听,偶尔为长者添酒布菜,或小心回答问题,不敢怠慢。
等聊到正开心时,熊广源夫子突然聊到陈吉发。
“今日可谓喜日,爱徒吉发年满十八,正是少年有为时,不如,请许大人赐个表字?”
那许知事笑眯眯看了看陈吉发,没有立刻答应。
“清泉这局组的巧妙,不过,要我看,既是你的爱徒,我又何敢代劳?”
熊夫子给陈吉发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会意,端起杯子便向许知事敬酒。
“今日既是学生肉身生辰,也是学生成人立命的生辰。
前者由父母赐,后者,请许大人赐。”
许知事哈哈大笑起来,熊夫子也在旁边催他。
“许大人,这机会可难得,等吉发高中,当传为雅事。”
“嗯,小兄弟不错。
让我想想……既然名唤吉发,父母自是希望你今生安好,不如,就叫子安?”
“甚好!”
熊广源拍手相和。
“谢许大人赐字!”
陈吉发恭敬饮了三杯酒,桌上众人便都恭喜他成年,轮流上来与他祝贺。
熊文灼不知从何处找来一顶儒士帽,递与熊夫子,夫子等众人敬完酒,给陈吉发郑重戴在头上。
“如此,江夏陈子安,往后便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谢诸位大人和夫子厚爱。
学生铭记于心,不敢片刻松懈。
惟愿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为诸位长辈增添荣光。”
“说得好!”
“饮酒饮酒!”
书生意气,饮酒作对,好不快活。
等看吃的差不多时,陈吉发将佛珠与两个红包悄悄塞与许知事,又给其他诸位大人每人一封红包。
大家心照不宣,脸上的笑容都生动了许多。
喜欢明末争雄请大家收藏:(aiquwx)明末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