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良是吧?平时成绩如何?”
“保底二本,冲击一本。”
“那没问题了,来我们复旦吧。
过了本科线就录。”
“啥?”
“就算你只过了三本线,复旦也录你。
三月份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我发几份往届试题给你做参考。”
在复旦这里咨询的人,可比清北那边多得多。
毕竟,不是谁都能考超高分。
汪主任说“三本线都录”
,直接把其他获奖者听傻了。
北师大的阎所长就在隔壁桌,她生怕陈贵良被抢走,当即起身走过来:“陈贵良同学,只要你参加北师大的自主招生考试。
可以不看高考分数录取!”
在北师大咨询的获奖者也傻了。
刚才不是说只降三十分吗?
“阎所长,你怎么老跟我抢人?”
汪主任不高兴道。
阎所长说:“我们一向重视新概念大赛。
去年只有18个自主招生名额,其中7个名额都给了新概念。
今年给一个免试名额怎么了?”
汪主任懒得跟女人争吵,对陈贵良说:“陈同学,你可以仔细想想,复旦的情况是最适合你的。
你既然稳上二本,还能冲击一本,那免不免试都无所谓。
你高中苦读三年,付出那么多心血,免试简直浪费你的努力。
是不是这个道理?”
阎所长说:“高考还是有风险的,万一发挥失常呢?”
汪主任道:“人家保底二本,就算发挥失常,难道三本都考不上?复旦只是要求他上本科线。”
复旦和北师大,历来是跟新概念合作最紧密的。
这两所学校派过来的领导,对获奖者有着极大的招生自由度。
甚至都不用继续请示上级,就可以破例给出超优渥条件。
阎所长今年40岁,齐耳短发,戴着眼镜。
她就像一个知心阿姨,拉着陈贵良的手说:“我们北师大,对才子是非常重视的。
不止是把你招进去,进了大学以后,还会关注你的后续发展。
像什么入党啊,参加学生会啊,这些都是有优待的。”
好嘛,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陈贵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感谢阎所长的重视!”
汪主任急了:“复旦也有优待,陈同学你不要担心。”
厦大和华师大,对新概念的招生政策倾斜,仅次于复旦和北师大。
华师大的陈主任也坐不住了,走过来说道:“陈同学,你可以来我们学校。
也是不看高考成绩,而且文科专业随便挑,进了大学还另有优待!”
“华师大给什么政策,我们厦大都可以给。”
厦大的高教授说。
由于这四所学校的支持力度最大,因此咨询他们的获奖者也最多。
此刻见四所大学公然抢人,已有十多个获奖者陷入呆滞状态。
米兰在复旦的桌子旁,罗堇在北师大的桌子旁。
他们走到一起,面面相觑。
“陈贵良到底写了什么东西?”
罗堇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