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长庆此刻所在的街叫桃李街,这条街上基本上都是书院和书肆,剩下就是些小饭馆和小吃摊外加上几间杂货铺。
整条街都逛完,江长庆心里也有数了,这条街上有四家书院,三家书肆,四宝斋算是三家书肆里最小的一家,能生存下去除了掌柜自己就是个富二代之外,也因为物美价廉。
四家书院里,江长庆在墙外面听声音识别了一下,有两家是有小孩子读书的,这些就是叶先生所说的启蒙学子。
江长庆去敲了敲门,门房说现在先生在授课不接待外人,江长庆只好在外面等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头的太阳渐渐的往西降落,只听见“叮叮铃铃”。
书院的学子们全都呼拥着出来,街上顿时热闹起来。几家小饭馆也吆喝起来,“抄手,面条,汤圆咯!”
“小炒肉,蒜泥肉。”
“烧饼,新鲜出炉的鲜肉烧饼。”
“冰糖梨子水,来一碗润喉降噪嘞!”
哟呵,我就说那个小摊闻着甜滋滋的,居然是卖的糖水,这个季节居然还有梨。也不知道是咋把梨存到这个时节的,不愧是县城啊!江长庆一一看过去,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
看着学子们有的相约去了小饭馆,有的去了各个小吃摊,也有的匆匆往家赶。江长庆才逐渐收拢心神,见书院已经没有学子出来后,江长庆把自己的背篓掩好,再次去敲了敲门。
“怎么又是你?”门房见到人又来了。
江长庆本想说自己来卖笔,可是怕这样说出来门房这一关就过不了,只好说道:“我是想来了解一下启蒙班的事,我家里有几个孩子。”
门房有些惊讶:“你看着年纪不大家里就好几个孩子了?”而且此人穿着朴素,一看就是乡下汉子,家里能供的起那么多人上学吗?
江长庆:“是我哥哥嫂子的孩子,我就想来找先生问一问。”
门房看着江长庆还背着书笈,便开口道:“你随我进来吧!”
江长庆跟着门房走到一个小院,门房进去通报了一声后,才示意江长庆进去。
屋子里一位胡子灰白的老先生正在批作业,见到人进来才放下笔。
江长庆作揖行礼,既然是用了了解启蒙班一事来作为借口那自然是要问一问的。
一刻钟后,江长庆了解到秋水书院一共有二十名学子,这里的学子都是六七岁的孩子,正是启蒙的时候,也有那么几个读书晚一点的大龄学子,反正这个先生只教授启蒙课程。
先生叫李秋水,是位老秀才,这个书院就是中了秀才后开设的,在县里开了已经有六七年了。秋水书院的束脩是一年三两银子,这三两银子包一日一餐以及在书院写字用的纸笔墨。当然书本费另算,启蒙学子一般用的是手抄本,像千字文,一本大概就是六十文左右。
江长庆了解完一番,心里默默感叹要养一个念书的孩子居然要花费这么多钱,怪不得说花儿说寒门难出贵子。
李先生其实已经看出来面前的小哥儿应该另有其事,但却并没有揭穿,脸上依旧和气问道:
“江小哥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江长庆有些羞愧,但是想着自己要是不卖出去这些笔就真的要回老家了,只好如实说道:“还望先生见谅,我进来其实另有要事,还请先生能给我一点时间听我讲完。”
江长庆见先生没有表现出赶人的姿态,连忙把身后的背篓放下,打开来看。
“先生,我其实是来卖笔,想问问先生这里需不需要,先生教的学生都是刚开始学认字的,想必大家字也没学好,我这一批笔是‘童蒙笔’,刚好适合这些孩子用来练手。”
李秋水并没有搭话,只是看着书笈里排列整齐的一支支笔,一看笔尖的毛就知道并不算佳品,良品都不能够。
江长庆见对方没有反应,脸涨的通红,开口道:“先生,我就实话实说好了,这批笔做工不佳,算是次品。但是也能用,孩子们拿来练练字是可以用的。而且我卖的便宜,二十五文一支,如果先生能多买上几支我可以便宜些。”
“你能便宜多少?”
“欸?”江长庆一下呆住了,整了半天还是价钱打动人啊,不是说读书人都追求完美吗?什么视金钱如粪土之类的,前面说了那么多居然都成了废话。
李秋水:读书人也是凡人,能便宜一点自然愿意啊,况且每年给学生买笔还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市面上的笔很一般的差不多一支就要四五十文,买的多的可能会像江长庆一样便宜一些,不过从没有见过低于三十文的一支笔。
“我可以给先生便宜五文,先生可以先看看笔,或者先生拿一支笔来试一试。”说罢,江长庆抽出一支笔来给李先生
李秋水也没有真的拿来写字,毕竟再差的毛笔第一次用也需要开笔,这一套流程在这里就是麻烦。李先生只是在纸上划拉了几笔,然后在手中捻了捻。
“可以,我买三十支。”书院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特别费笔。
江长庆也没想到这一单生意这么顺利就完成了。收了钱正要离开时,李先生突然开口问道:“你家里真的有孩子在认字吗?”
江长庆嘿嘿一笑为自己的进来找的借口感到不好意思,但是却认真说道:“真的有,我侄子侄女他们在学认字,只是家里穷没办法送去学堂念书。”
李先生微微一笑,至少这个少年找的借口是真的,没有编瞎话,想必家中的孩子是跟着村里认过几个字的老辈子学的吧。
“你这些笔我这里也吃不消,我给你一封手函,你去鹿鸣书院找邱先生,问问他那里要不要笔,他那边还有一些在启蒙的孩子。”
江长庆一揖到底,真诚的感激着李秋水。
“你这笔确实是便宜,而且也能将就用一下,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好事。”
江长庆此刻很想哭,这么多天积压的委屈好像在这一刻要全部释放掉,只是自己知道不可以失礼,江长庆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再次道谢后才离开。
出了秋水书院,看着门房把门关上,江长庆靠在墙边小声哭泣着,哭着哭着又笑了起来。
“呵呵呵,呵呵呵,嘿嘿,嘿嘿~”
再次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一次有了李先生的手函,江长庆很顺利的进去了鹿鸣书院见到了邱先生。而且卖笔也很顺利,剩下的笔都被邱先生买走了,除了书院里的学子,邱先生家的族学还有一些孩子正在开蒙,所以就全包了。
江长庆乐的开心,抱着怀里的钱兴冲冲的去了四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