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尽力,毫不私藏,他的所有学生因此受益良多。
易舷的手掌握住她的肩膀,轻轻安抚:“他虽固执但不是沽名钓誉之辈,艺术成就可称为大师。”
刘显人一生节俭,开画展、出画集、简易作画所得的钱财一半给了鉴赏会,一半无偿资助穷苦小孩。他心善,慈爱,知恩图报。也因为这样的秉性,才困在自己的誓言中,囚禁心魔。
一个月前,胡厅长通过记者会回答关于锦徽的一切问题。当时举报的两位女同学也为锦徽证明,她是帮助她们保护她们的人,关于锦徽的猜测随之烟消云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的锦徽领取了刘显人的遗物。
补丁的长衫,鞋底快要被磨漏的布鞋,一本记录他所有绘画技艺的笔记。除了这些,再无其他。
锦徽将长衫和鞋子送到刘显人墓前随之下葬,笔记留在手上。
她在墓前打开笔记,翻看几页,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脑子突然一阵空白。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她脑海中炸开。
风从东吹来,夏日的风,异常的冷。
-----------------
秦煜荣誉而归。
北平战役,他又去了,又立功了。不过与各位叔叔伯伯相比,作为先锋官的秦煜功劳显得不那么大,但也足够他吹嘘一阵。
杜隽笑话秦煜沾沾自喜。
秦煜笑话杜隽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杜隽也想去打一场仗啊,他拿枪的手都快生了。可是怎么办呢?沪城总要有人镇场子吧,他杜少帅怎么能轻易抽身。
只是他们互相笑话的时候,殊不知对面的苏璜心里默默笑话他们。
两个莽夫。
苏璜最近的工作与一座学校有关。
金台女高是一所英国人创办的女子高中,位于英租界,在沪城是数一数二的高中学校。从去年开始,原英国校长生病立即回国休养,金台女高由副校长唐芸暂管。
英国校长走了,支持金台女高的英国财团撤资,金台女高被彻底放弃。资金链一断,唐芸四处筹钱勉强维持学校开支。
新一届的女高学生入校,入校学生比去年提高一倍。
唐芸乐于看到更多的女孩子选择读书,然而如何支撑这一年的女高经费成为了大难题。
苏璜的主要工作是说服唐芸放弃学校,同意金台女高与白崇高中并校。
白崇高中是男女混校的综合高中,位于日租界受德、日教育。两所学校的教育理解不同,金台女高更注重基础教育和语言学习,而白崇高中的更偏重提高学生素质,向德、日输送高素质人才为留洋做准备。
唐芸拒绝精英式教育,一直不同意苏璜的合并要求。
苏璜为此头疼很久。
锦徽是听叶枝说起这事的。
那日叶枝去买锦徽想吃的巧克力,路上碰到上次在荣康胡同偶遇的女学生。她们和她们的两位同学一起在古早糖果店附近的照相馆照相纪念。
叶枝问了句为什么。
女学生回答,唐副校长怕是撑不住要妥协了。
锦徽对金台和白崇两所高中都略有耳闻,坊间对白崇高中更为推崇一些,沪城很多名人家的子女都在白崇高中读书。前一阵子锦徽参加一位太太的茶话会,还见到了那位太太的儿子,一身黑色的学校制服,青春帅气。
锦徽在饭桌上与易舷聊起此事,易舷表示他也听过一些。
“看似是两所学校合并,其实是两位公使之间的博弈。”
锦徽喝着汤,不太懂的摇头。
易舷对锦徽解释:“德国公使罗尔想要在自己的租界办一所纯德式学校,不过他们的教育经费几乎都在查宁医学院上,没有多余的资金继续办学。白崇高中一开始是纯日式高中,想要扩大规模所以与德合作共同扩大学校。学校大了就需要更多的学生来缴纳费用,所以将目光锁定在资金短缺的金台女高。”
易舷给锦徽的碗里夹了一片牛肉,继续说:“说到底这是一场教育界的资本博弈,没有支撑的金台女高就是待宰的羔羊。”
怎么什么都是生意。
锦徽快把这两个字听烦了。
易舷看出锦徽的不耐烦,笑了一下与她说:“明天带你出去玩。”
锦徽瞬间不烦了:“去哪里?”
“收钱去。”
喜欢万事浮休请大家收藏:dududu万事浮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