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琢还没做出反应,叶满枝先急了,“那咱家有言不能学导弹工程啦?”
虽然不舍得让闺女去外地,但是雏鸟早晚要飞出去,闺女的梦想还是要支持的。
而且导弹啊原子弹啊什么的,听起来确实挺提气,对她这种亲身经历过“两弹一星”时代的人来说,那就是自带光环,光芒万丈!
吴峥嵘又瞅了一眼黑丫头,不紧不慢道:“除非报考军校中的综合性大学,这样的学校在全军招生,没有军种限制。而滨江军事学院是目前所有综合性大学中,最早且唯一设有导弹工程专业的。”
“啊!”
叶满枝瞅着亲闺女,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可能被这臭丫头耍了!
她连报什么专业都想好了,那能不提前了解院校情况吗?
叶满枝捏住闺女的脸蛋,气哼哼道:“小屁孩长大了,学会拿你老娘开涮了!”
“哈哈哈,”被扯住腮帮子的有言讨饶道,“我这是想欲扬先抑,给你一个惊喜!妈妈,你现在高兴不?”
“哼,”叶满枝又在她的小黑脸上掐了两下,“你可别高兴得太早了!导弹工程是保密专业,你挑专业,人家专业也挑你。”
尽管苏院长已经说了,专业可以随便挑,但叶满枝还是不想让这黑丫头太得意。
吴玉琢握着妈妈的手说:“所以,我的三个志愿要好好想一想,第一志愿就报导弹工程,另外再找两个学校兜底。”
一家三口挑灯夜战,研究了半晚上。
最终决定,第一志愿报考滨江军事学院,导弹工程。
第二志愿报考滨江军事学院,电子工程。
第三志愿报考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合同战术。
因着普通高校也有电子工程专业,吴玉琢本来不想报电子工程的。
但她爸说军事学院正在研究超级计算机,很快会赶英超美,她没经住诱惑,还是屈服了。
*
高考成绩正式公布,填报志愿以后,吴玉琢几乎是没什么悬念的,被滨江军事学院导弹工程专业录取了。
没能女承父业研究计算机,但是能在同一所学校里研究导弹也挺不错。
收到录取通知以后,叶满枝将自家闺女考上军校的好消息在亲戚朋友间大肆宣扬了一番。
因着专业涉及保密,她只跟大家说了考上了哪所学校,并没提具体的专业名称。
即便如此,也足够她大出风头了。
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考上清华北大固然让人欣喜,但是能考上军工院校的保密专业,那就相当于把孩子上交给国家,这辈子都稳了。
吴玉琢高考考了全军第一的消息,在家属院里不胫而走,邻里邻居都拿着鸡蛋、布料、点心来家里贺喜。
听到信儿的亲戚朋友们也陆续上门。
最先跑来的,是大姐叶满金,一进门就豪横地往外甥女手里塞了一个大红包。
里面是十六张大团结,160块钱!
吴玉琢搂着大姨的胳膊道谢:“大姨,你给的也太多啦!”
去年大姨家的晓婷姐考上大学,她妈妈私下给晓婷姐一百块钱。
这种走礼通常是几毛几块钱意思一下,十块二十块就算多的了。
没想到大姨比她妈妈还大方,一出手就给了160块!
叶满金在侄女的小脸蛋上摸了摸,“多给你点钱,你买那种进口的雪花膏抹一抹,瞧你这两年晒的!都快成黑煤球了!”
她以前是当演员的,特别注意外在形象,即使已经远离了舞台,也改不了这习惯。
之后是二姨、四舅、五舅等亲戚陆续上门,除了五舅给她200块,让她买点漂亮衣服穿,其他亲戚的红包都是五块十块的。
叶满枝记起自己结婚之前,常月娥拿了一个笔记本,交她记住亲戚们人情往来,便于以后有事回礼。
于是,她也拿出一个本子,教有言自己记账。
“谁给了多少,你自己记清楚,以后需要走礼的时候,你心里也有个数。”
吴玉琢惊讶地问:“这些钱还需要我还呀?我还没成家呢,我姥姥说,这些人情分往,应该你跟我爸负责回礼。”
叶满枝:“……”
在金钱往来上,她家黑妞是比较精明的。
“哎呀,反正你就自己记下吧,心里有个谱儿!”
吴玉琢早就记住了,目前她收到的最大一笔红包是姥姥姥爷给的,五百块!
她跟晓婷姐都考上了大学,按照姥爷所说,所有考上大学的孙辈都有500块红包。
他当了一辈子工人,只存下来这点家底,就看哪个孙子孙女争气,能把他的家底掏空了。
另外,农村老家的金甜甜老同志也给了她一个红包,10块,数额不算大,却是老太太好不容易攒下来的棺材本。
农村种地都是分口粮、记工分的,忙忙碌碌一整年,全家也攒不下几个钱,所以这十块钱就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