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琳怔了怔,“你都买一包火柴了,还要打火机干啥?这不浪费吗?”
陈远志笑了笑,“没事,浪费不了,火柴搁家里,打火机我随身带。”
夏天出汗多,火柴盒容易受潮,点不着火,有时候要擦好几根才能点着。
打火机就很方便,不存在这方面的顾虑。
“行,一包火柴三毛(十盒),打火机也是五毛,一斤盐一毛八,作业本你要多少?”
“五十本吧。”
少了不经用。
“五十本一块钱,给你五十一本吧,正好凑两块,加上万金油是三块。”
郑琳账算的很快,陈远志结账也很麻利,无意中一扫,发现旁边柜台里面的香皂,顿时眼前一亮。
这可是好东西,小芳用了,皮肤肯定更白,更好看。
“香皂咋卖?”
说买就买,陈远志立刻就问。
“啥?”
郑琳明显愣了一下,陈远志这才想起来,那时候农村很少叫香皂,都是叫洋胰子,以示和胰子的区别。
胰子就是肥皂,洋胰子就是香皂。
就这么简单。
于是立马改口。
“哦,洋胰子咋卖?”
“你说的是洋胰子啊!”
郑琳不好意思的摆弄着辫梢,“说习惯了,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以为你说啥呢!”
“明白。”
这就是环境。
大多数人都这么说,你突然换个说法,一下都反应不过来。
“洋胰子有上海牌的,北京牌的,还有山城牌的,你要哪种?”
“就上海的吧,要两块。”
给小芳一块,自己家里留一块,给姐姐用。
完美!
“两块九毛。”
“行,再给我两袋雪花膏。”
洗护一体,洗的有了,护肤品当然不能少。
那个时候的护肤品,包装简陋,就是用迷你小袋子装着。
比较好的用圆形的铁盒子装着,譬如百雀羚。
郑琳问:“你要哪种?”
“百雀羚吧!”
买当然要买好的,给小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自己看着也赏心悦目。
“这个可有点贵哦!”
郑琳说着,已经把百雀羚拿了出来,照陈远志的做派,应该不会很在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