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父子先暂时跟罗厉敷衍,待我有破罗厉之策,必会告知汝父子。此人名叫徐四,乃是我之心腹,专司间谍之事。现在我将他派到你身边,我若有事,则会联络他让你配合,现在你们快回去吧”。
路昭听到黄寻的话,也觉得现在就倒戈,未免不太应时。当下答应黄寻,回去之后定会配合黄寻。
路昭带徐四回到自己军营,将与黄寻所谈的各种事宜告诉路合。路合听完之后对徐四点了点头,表态支持不提。
黄寻送走了路昭后,集合全军,密切观察李冲营内动向。这时罗厉果然率军前来掸压,直接对那些乱砍的人下令杀之。那些人见有人跟自己拼杀,顿时个个拼命。
罗厉的军队虽然装备比李冲军好,但也止不住不怕死的疯子,当下损伤严重。罗厉知道这样下去不行,直接命近战部队退后。弓箭手直接不分疯还是没疯,只要见到乱砍的人就是一波箭雨过去。这下很快就肃清了大部分的乱军,经过一段时间,骚乱终于要平息下去。
黄寻见罗厉将要制止住骚乱,当下命令全军出击。赵达已经歇息了一阵,体力恢复,马上带领摧锋营的勇士再次陷阵,这次直接朝着罗厉杀去。吾彦见赵达从正面杀向罗厉,于是率领奉难营从侧面杀过去。
罗厉见夜袭的敌军居然还没走,也是大怒,这是完全不把老子当回事啊。当下命所部士卒全部出动,务必要将这伙胆大的敌人消灭。
罗厉的本部军比李冲部队的战力强多了,毕竟是在桂阳郡连战连捷打出来的军心士气。赵达一开始凭着再次上阵的血勇杀了十几人后,渐渐感到情况不对,原来罗厉军也会合击之术。
只见罗厉军士兵将手中长枪并为一处,齐齐往前突刺。摧锋营的勇士因为喜欢单枪匹马作战,所以往往被这合力突刺所杀。赵达见自己手下损伤严重,不得已下令抱团。
摧锋营的勇士本就是单兵素质过硬,但是让他们团队作战,这下就有点手忙脚乱了。往往合力突刺上来,两个人不知对方欲攻击还是防守,两边没配合,反倒被敌人又重创了十几人。赵达见这样下去不行,只得下令撤退。
这是摧锋营第一次在战场上撤退,摧锋营的勇士都感到颜面无光,仿佛以前的不败战绩瞬间像大山崩毁一样。但敌人的合力突刺,确实让赵达率领的摧锋营勇士无从下手。
这时从侧面攻击罗厉的吾彦见正面战场上赵达败下阵来,知道以摧锋营之勇也无法突破罗厉的军阵,靠自己的奉难营也是无能为力。毕竟奉难营成军日短,还没有培养出摧锋营的自信心来。也只能攻一阵,而后慢慢与敌人消磨。
黄寻见赵达退后,知道今日的战果就到这里了,见好就收。于是命全军撤退,吾彦率领奉难营断后。
吾彦得到断后命令,当即让手下士卒拿出训练时的合击阵型,三人一组,前后左右中全面防守。毕竟‘奉难’二字就是有牺牲之意。而黄寻也确实是想把奉难营培养成专打防守战的军队。在奉难营的断后下,黄寻全军安全撤退。
虽然黄寻最后被罗厉打回来了,但今天这次夜袭,完全打垮了李冲的军队。敌人算上自相残杀和逃走的,最少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一万人,对以后的决战是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尤其是黄寻得到了路合要投降的消息。有了这张王牌,黄寻对此战得胜充满了信心。
黄寻率军回营,天已微明,吕隆前来迎接黄寻。黄寻半跪于地说道:“启禀大帅,末将幸不辱命,今日歼敌一万,不负大帅所托”。
黄寻声音洪亮,让全军都听到了。这时留赞、唐咨以及诸葛恪才知道黄寻昨夜去夜袭敌营了,而且好像还是吕隆让他去的。当下留赞、唐咨对吕隆的军事才能感到佩服,知道敌军远来,先挫其锐气的道理。
其实留赞、唐咨也知道这道理,但是提出建议,万一让你自己上去打,那留赞、唐咨还是不愿意的。毕竟这危险性太高了,对方可是有十万大军啊。
诸葛恪也听到了黄寻的战报,但是其心中更是嫉妒吕隆。这大帅的位子本该是自己的,不然自己也可以让人去夜袭。敌军劳师远来,军心必疲,此战而胜之,必破矣。这个道理诸葛恪也知道啊,可恨主帅不是自己。诸葛恪这样想着,又对赞成吕隆当大帅的留赞更加恨意加深。
吕隆回到军营为黄寻庆功。诸葛恪虽然心中不愿来,但是作为同军征讨,还是得应付一下,勉强作出笑意恭贺黄寻破敌。
留赞举杯向黄寻说道:“昔日我与黄都尉同在鄱阳讨伐山越,那时黄都尉之智勇,我已见识到。今日黄都尉夜袭敌军,让敌人兵力锐减,为我大军提振士气。
黄都尉果然是少年英才,不负山阴侯爷评价‘璞玉’之名,还请黄都尉满饮此杯”。
黄寻听闻此言也不推拒,当下喝了留赞的敬酒。庆功宴上唐咨、吕隆等人与黄寻一一敬酒,唯独诸葛恪没有。
黄寻见诸葛恪不搭理自己,也懒得管他。直到宴席结束,诸葛恪告辞离开,诸葛恪与黄寻都没有交流。
宴席结束,吕隆正欲回到自己军营,黄寻却上前说道:“大帅留步,我有重要事情商议”。
吕隆见黄寻如此郑重,也马上屏退左右。黄寻见四周已无人,遂对吕隆说道。
“我今日夜袭敌营,路合之子路昭却来告诉我,其父子欲投降朝廷。我先让路昭回军,并将我心腹派遣其身边随时策应,而来告大帅此事。不知大帅打算如何应对”?
吕隆听得黄寻报出此等密事,当下大惊。缓过神来问道:“远达既有此等重要军情,为何不在刚才众人齐聚之时说出,而来与我单独细说”。
“大帅容禀,我观诸葛恪对大帅有恨意。我若当着诸葛恪之面说出,难保诸葛恪不借题发挥,让路合速速倒戈。路合之兵不过六千,现在倒戈对罗厉构成不了什么大影响。
这件利刃应该是我们能对罗厉一击致命的情况下动用为佳,故我只禀报于大帅,让大帅定夺”。
吕隆见黄寻是完全将自己当成上司对待,对于黄寻的感觉更加好了。吕隆心里想着,说实话现在这个军队里,留赞、唐咨虽然推举自己为主帅。但是其实是看在自己父亲吕岱的面子上,心中还是视自己为平等同僚。而诸葛恪就更看不起自己了。
只有黄寻是真正将自己当成大帅来对待,所以想到这里,吕隆对黄寻的信任加深。
吕隆遂对黄寻说道:“既然远达觉得现在动用路合不是时候,那便等战机出现,再动用路合吧。此人向你投诚,那你便全权负责此事,定要让我军与罗厉决战前,发挥出这件利刃的最佳效果”。
“是,寻谨遵大帅之令”。
黄寻这边暂且按下不提,说回到罗厉这边。因为黄寻一战打掉了李冲所部的编制,李冲只能带着残兵败将跟父亲李桓合流。
李桓还有三万大军,比罗厉的军队还多,但是其战力却比不上罗厉。毕竟李桓手下多是山越人,兵器落后。李桓也是想搏个出路,才带着这些人从庐陵来到交州。没想到士徽已经死了,现在自己成了吴国的心腹大患。只能一条路走到头,跟罗厉一起打败吴军。胜了还能让孙权妥协,让李桓能在交州割据一方。否则那就是士徽全族被诛的下场。
李桓对于儿子李冲将一万人马败光的窝囊仗是非常愤怒,但是李冲是自己的儿子,自己能怎么办,难道把他砍了?李桓只有对着儿子狠狠责骂一通。但是正在李桓教育儿子的时候,罗厉来了。
罗厉直接要求明日白天作战时,李桓所部为前驱,以弥补李冲部队被灭,给全军带来的士气下降。
李桓心想,罗厉让自己部队为前驱,不就是让自己部队当炮灰吗。罗厉军的装备要比自己部队强多了,这是让自己部队消耗吴军的军力,好让罗厉军最后来捡便宜啊。
李桓知道罗厉是想跟吴军拼消耗,毕竟就算李冲所部被灭。罗厉和李桓的联军加起来还有七万余人,其中还有拥护罗厉的夷越部落。他们自有部落首领指挥,加起来也有一万人了。
由于这些人拥护罗厉,所以罗厉也将他们视为嫡系,将一部分精良装备给了最强壮的夷越勇士,让他们组成了类似摧锋营一样的陷阵部队。
罗厉就是打算用李桓的军队跟吴军打消耗,毕竟双方都是三万人。而后自己待吴军力竭之时,命这些夷越勇士上阵,最后自己带领全军出击,必能一战而灭这支吴军。到时候就可以跟孙权谈条件,至少保住龙川这块地盘。
李桓见罗厉让自己作为前驱之意,甚是坚决。心想现在自己跟罗厉是一条船上的人,若是再不妥协,那必会被吴军所破,于是只能答应。心中却在想着,将路合所部安排在最前面顶缸,自己的嫡系放在最后面。安排在外围的都是跟李桓有分歧的宗族军队。
路合得知明日作战,自己所部在最前面时,也在心中大骂李桓、罗厉。不过路合一想,幸好老子早就投降了吴军,不然肯定要被吴军攻灭。当下将李桓的作战安排,让徐四跑回去告诉黄寻。
徐四在路合营中才待了两个时辰就得到重要军情,不敢怠慢,马上回去报告黄寻。
黄寻这时正在休息,毕竟夜晚作战精神上还是很疲累的。但是得知了徐四的消息,敌人就要发动进攻,当下前去报告给吕隆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