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
就在前些时日张飞渡过济水过后两日,袁绍便开展了对历城的再度猛攻,有了颜良、周昂、韩琼的支援,历城周围的袁军有七万多人,加上祝阿的曹军,共计是八万多兵马。
历城先前秦琼的士卒几乎折损殆尽,好在有赵云、太史慈的骑兵部队先行抵达,坚守了几日,徐晃的援军也已赶到。可徐晃的所有兵马只有一万五千人,面对袁军与曹军八万多兵马,难以固守。
徐晃与张宾商议许久,决定派王彦章进城,协助城内将领守城,共计是七千兵马。徐晃、张宾、姜松、史进率领剩余八千兵马于城外扎营。
由于敌我双方数量差距过大,徐晃决定城外大营兵分四路,每人率领两千人马,于各处要道扎营,使敌不能聚于一处,分散防守。
徐晃如此布阵也是无奈之举,兵力悬殊,又要在此拖延时间,只能如此部署,徐晃主要依靠的正是城内赵云的骑兵,一旦某个营寨遭到攻打,骑兵可以迅速赶到支援,河北军虽骁勇善战,可这一世袁绍并未占据幽州,所以战马很是稀少,机动方面难以与徐晃抗衡。
袁绍在等到颜良等人的支援后,本想尽快出兵,凭借着兵力优势,定可一举拿下。
可崔浩与许攸死死的劝阻,他们认为徐晃援军已至,敌军士气正盛,不可贸然出击,更何况徐州军猛将如云,己方将领过少,不可急攻,应稳步推进。
一旁的文丑闻言登时有些不满“二位先生这是何意?是说我等都是无用之人吗?”
崔浩连忙说道“岂敢岂敢,文将军误会了。”
文丑冷哼一声“哼,袁公,请给我两万精兵,十日之内,我必大破徐州军,如若不胜,甘受军法。”
崔浩说道“文将军切莫意气用事,即便要正面进攻,也不可直接攻取城池,应当先击破驻扎城外的徐州军营寨,以免被两面夹击。”
文丑闻言并没有说话,许攸趁此时建议袁绍,派颜良与文丑率领两万兵马攻打历城南部的徐州军大营,令韩琼与周昂率领两万兵马,攻打历城北部的徐州军大营。
袁绍听后当即同意了这个战术,不料整整进攻了十日,袁军寸步未进,不仅各个营寨的徐州军奋力抵抗,城内赵云与太史慈各自率领骑兵从后方袭击袁军。
崔浩与许攸将所有将领派了出去,他们用来阻挡城内徐州军的士卒,便形同虚设,轻松的被赵云与太史慈突破了阵线。
袁绍对此勃然大怒,短短十日,不但一座营寨未曾攻下,还折损了数千兵士。
袁绍思来想去,准备派人去告之祝阿的曹仁,让他也出兵相助,不料他麾下士卒尚未离开,便有曹仁的信使抵达。
曹仁的信使告之袁绍,泰山方向有徐州军赶来,现已于祝阿南部一带扎营,领军将领是关羽。
袁绍很是疑惑“泰山郡而来的徐州军?为什么没有接到瞻秀的军报?”(瞻秀是为袁朗起的字号)
曹仁信使说道“经曹仁将军打探,袁朗公子已被关羽斩首,泰山郡内的袁军已全军覆没。”
“啊?!”袁绍闻言先是一惊,猛地起身,随后感到心口一阵绞痛,右手捂住心口跌坐在位上。
崔浩与许攸也是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查看袁绍的情况,袁绍只是口中喃喃道“瞻秀我儿……”
过了良久,袁绍浑身颤抖,双拳紧握,目眦欲裂,咬牙切齿的说道“关羽匹夫!杀我爱子!吾定要将之碎尸万段!方泄我心头之恨!速速传令颜良与文丑进军祝阿!我随后亲率本部兵马赶到!!”
崔浩连忙劝解道“袁公暂且息怒,此时出兵正中敌军下怀,一旦我们集结大军前往祝阿一带,徐晃必定派军攻袭我军后路,如此两面夹击我军必败,还请袁公三思。”
袁绍怒道“住口!我堂堂袁氏!四世三公!坐拥堂堂数万大军!如连杀子之仇都无法得报!传扬出去岂不遭人耻笑!?我意已决!你不必再劝!”
崔浩连忙跪倒在地“袁公三思!要为全军安危着想!不可意气用事!!”
袁绍怒道“来人!把他拉下去!严加看管!待我得胜归来再行发落!!”
袁绍话音刚落,帐外冲进来两个士卒,将崔浩架了出去,崔浩临走时还在大喊“袁公三思!此举乃取祸之道!!………”
看着崔浩被架出军帐,许攸方才还想劝谏之言硬生生咽下,不敢出言相劝。
袁绍留许攸率军一万固守大营,自己亲率两万大军直奔祝阿而去,调颜良文丑所部两万余人,也赶赴祝阿一线,袁绍虽然大怒,但仍旧有一丝理智,他让曹仁率领麾下接管颜良文丑先前的营寨,防备徐晃从后方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