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李世民给朕带来”
,哎,两个孩子都没用了。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
隋炀帝即位后,又历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
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卫尉少卿。
隋朝末期,隋炀帝杨广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形成了二百多支反隋起义军。
隋朝已经走向衰落,内忧外患”
“而后隋炀帝杨广听信术士之言,对李渊不再信任,民间歌谣传唱暗示李氏当兴,方士进言说“诛杀海内的李姓,杜绝后患”
,导致李渊害怕落个李浑的下场,于是决定起兵反隋。
由于杨广穷兵黩武,又大兴土木,弄得民怨四起,很多人已经开始造反,杨广又跑到了江都(扬州),关中空虚,给了李渊可乘之机。
李渊以“兴义师,除暴安良”
为口号,成功地发动了起义军,最终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
“汪教授,李渊怎么造反的呀,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汪教授对着屏幕上的各位皇帝微微一笑,“第一个就是刚才倩倩说的历史背景,隋朝的衰落,第二个就是李渊的野心和抱负”
“随后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前,积极收罗人才,发展力量。
例如,隋的右勋卫长孙顺德,右勋侍刘弘基等人因逃避征辽东兵役而依附于他。
之后便伪造诏书,李渊命刘文静伪造隋炀帝的诏令,说要征召青壮年全部从军,再去攻打辽东。
这一行为使得太原群情激奋,纷纷痛骂隋炀帝祸国殃民,为李渊起兵造反提供了民意基础”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五日,李渊自率甲士三万在晋阳誓师,正式起兵造反。
他表面上打着“志在尊隋”
的旗号,暗地里联结突厥,示好李密,乘群雄争斗之机南下。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十月,李渊直取长安,合军二十余万,大修战具,围攻京城。
十一月九日,唐军发起总攻,攻入长安。”
“然后在李渊入城后,迎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
隋恭帝授李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
李氏父子完全控制了关中局势。
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之变中被禁军将领杀死。
戊午日,隋恭帝被迫下诏禅位,李渊随即登基,建立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