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过去坐在苏青良的边上:“芦花收集的差不多了,我们没有布,还是需要下山去想办法的。”
苏青良想了想:“等这几只鬲烧好了我就下山去看看。”
老二道:“我跟你一起去。”
一手泥满脸泥跟个泥猴子一样的老四马上跟上:“我也去。”他年龄虽小,但是时刻不忘自己是男人,要多干要努力照顾妹妹,以前只有一个,现在两个了呢!
完全忘了陆儿跟他差不多大甚至可能比他还大一丢丢。
庄景安也跟上表意见:“我可否与你们同去?”
苏青良道:“山下还不知道是何等光景,庄兄与我同去吧。
老二还是留在家里,家里几个小的没有人看着也不行。老四也留在家里,我们都走了,家里不能没有男人。”一个瓦罐烧的两个人开始称兄道弟了,这关系进步的当真是不小。
老四被他一句话强调了重要性,认真的点头:“行,我看家。”
行程就这么定下来。
宫姝蘅坐在那里默默的看了他们两眼。
老三已经麻溜的去处理那只跳猫子了,剥皮剥的得心应手。
“陆儿,药草呢?”剥下来的皮要尽量完整,然后用药草浸泡搓洗,反复多搞几次,晾干了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皮毛可以攒下来,到时候放在夹袄里。过冬的时候御寒,这东西可比芦花有用多了。
宫姝蘅进屋提了个小草兜出来丢给她,然后转脸往屋里看。
老五今天在做饭,老二商量妥当去打水了。
虽然每天都是以野菜为主,但是宫姝蘅还是很期待的。
因为她知道饿了。
下山就是去看看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看看朝廷来人了没有,能不能领到救灾的物资和种子。
顺便的看看走远一些能不能买到东西。
烧制陶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唐瑜只能给他们提供步骤。要怎么掌握还得他们自己来,需要反复琢磨总结经验才行。
好在那个瓦盆已经算是成功,接下来只需要在之前的烧制的基础上再进行再巩固精炼一些就好了。
一共做了大大小小六个鬲,但是最后烧出来只有三个。
古代煮粥炖汤的器具,三足为鬲,下方可生火
但是这也足够让他们欢呼雀跃了。
有了鬲,就可以烧水炖煮,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都烧成功了,他们可以抽时间烧制更多的东西。罐子坛子,盆子……
苏青良要了最大的一个,无他,他们人多,就需要一个大的。
这一个足够大,足够他们烧饭,并且还能让宫姝蘅更好的淋土熬盐。
庄景安拿了两个,剩下的泥做了一些碗。这个的也是他们当下最需要的东西。这玩意儿不费事儿,也无需多么精巧好看,能用就行了。有一半的成功率就足够他们用了。
吃了饭,老二也加入他们。
老三自觉的坐过去跟唐瑜一起绩麻。
老五也在边上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