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九案侦办组 > 第15节(第3页)

第15节(第3页)

包头刑侦支队的支队长叫刘彪,个子不算高,挺壮实,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说:“关局,这回您一定得把并案的事砸实了。这几年我们为这事,可是头疼死了。一会儿来个专家说能,一会儿来个小组说不能。到底能不能并,我们这心里不踏实啊!”

“你对这个案子有发言权,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关鹤鸣把球抛了回去。

的确,刘彪对这个案子既想放手又放不下手。研究来,研究去,还是有很多说不清的地方。他说:“包头的这起案子,跟白金的作案手法明显不一样。死者身上盖了棉被,嘴里插了笤帚。相同的是,相册有被翻动的痕迹,但是没提取到指纹。也有性侵行为,留下了精液。”

关鹤鸣只听,不表态。

刘彪接着说:“八个位点是沈阳的刘占峰做出来的。他在俺们这片儿可是大拿,凡是疑难的都找他做。”

“刘占峰我知道,技术不错。”关鹤鸣说。

“可是这回的八个位点里面,有一个是手写的,有的专家不认可。”

“检材还有吗?”关鹤鸣问道。

“没了呀!那个年代技术落后,思想更落后,哪懂得要省着用呀!这个也做一遍,那个也做一遍,做完的结果都不理想,还把检材全做完了。”刘彪说话的声音很洪亮,语速也快,内心的焦急让人一目了然。

“也先别急,这回咱们就把这事校准了。到底能不能用,凭科学的依据定。你们把图谱拿过来,我让小朱找专家一起看。”

“好。”刘彪说。

朱会磊赶紧说:“要是方便,让人把图谱用手机拍个照片就行,今天晚上我就看。”

刘彪说:“我手机里就有。”他找出来发了过去。

关鹤鸣又详细向刘彪询问了这些年在案件侦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了他对侦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无望之案

第二天一早,九案侦办组赶往辽阜省海阳市。

在路上,朱会磊告诉关鹤鸣,他晚上跟刘占峰沟通过,当时做DNA检验的机器有点儿问题,那个位点是刘占峰用圆珠笔写上去的。后来,经向物证鉴定中心的DNA专家刘会开及其他专家请教,最终大家一致认为漠北的八个位点可以用,跟白金的案件并案没有问题。

关鹤鸣点了点头,问道:“这个案子确实比较特殊,案犯胆大心细,这在每一起案件里都有体现。现在定的是1988年女青年夏帆被杀案是首案,你怎么看?”

朱会磊说:“从残忍程度上讲,夏帆被杀案不是案件之最。从致命环节看,死者颈部有切割或者刺创,用刀手法还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我认为,这起案件可以认定为首起,或者是犯罪升级后的首起。”

“邱博士,你说说?”关鹤鸣稍稍转了一下头,问邱实。

邱实只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就马上答道:“我认为,夏帆案件符合犯罪升级的特征。应该说,这起案件的起点很高,这更符合案犯的心理特点。在夏帆被杀这起案件中,案犯年纪轻,但是下手不软,说明他应该有持刀伤人的行为史。但是,向前追案底不太容易,年代较早,加上犯罪行为有可能是未遂,不一定有档案记录。”

到了海阳,九案侦办组即刻投入了工作。

这起案件发生于十三年前,从辽阜省厅到海阳市局下了很大功夫,依然没能走出困境。

2003年9月末,在海阳市的一个高档小区的单元房内,一家七口人全部遇害。尽管民警劝过家属最好保留现场一段时间,但这套单元房在案发后第二年,还是被亲属出售了。后来,民警还带领专家去看过几次。再后来,新的房主发怒了,再也不允许警察进入了。

因此,关鹤鸣他们仅是进入小区,在楼下向单元房的方向仰望了一阵儿,然后便遗憾地离开了小区。

一路上,辽阜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王建奇把这些年工作的方方面面向关鹤鸣作了汇报,最后感慨地说:“这案子简直怪了,四不像,既像谋人,又像谋财;既像新手,又像老手。十几年了,压在心里,难受啊!”

据当年勘查现场的民警说,现场被清洗得相当干净,警方仅从一张书桌下面提取到了半枚没被擦干净的前脚掌足迹;从被害人张一静的眼镜片上提取到了一枚带血的食指指纹;从椅子上提取到了一滴血,做出了一名男性的DNA数据。从尸检报告中可以看出,除三岁的小姑娘妍妍是被扼颈致死后用剪刀切割加固外,所有被害人均为切颈死亡。现场作案用的工具,包括捆绑用的绳子、切颈用的菜刀,均为就地取材,并全部被泡在水池中冲洗过。水池里还泡着银行存折和写有密码的纸条。

根据走访调查,下午两点,张一静和孩子回到了家中。随后,其表妹谢平进入,其余四人均为下班后陆续回家。门锁未被破坏,推测为和平进入。最后陆续进入房间的两名男性成员身上有抵抗伤,但打斗不算激烈,有可能犯罪嫌疑人手里有威慑力较强的东西,比如枪。所有人都被蒙住了眼睛,双手背后捆绑。

警方在走访时,没有任何人提供可疑人员进入小区的信息。现场勘查结果表明,这家人没有做晚饭。也就是说,傍晚时犯罪嫌疑人仍在房间内。根据法医尸检结果,所有人死亡时间都差不多,是犯罪嫌疑人决定杀人后同时被害的,时间大约在夜里12点前后。犯罪嫌疑人清洗作案工具和破坏现场后离开。

案发十三年了,这枚指纹和DNA数据始终没有比中。

这是一起离奇的案件。有邻居说,傍晚6点的时候,看到了谢平下楼的背影,她穿着黑色风衣。但是,有证据表明,她于下午3点就已经进入案发的单元房了。大约7点,来了个送牛奶的工人,敲门和打座机电话都没人应答。后来他回忆,没有听到室内有座机电话的响声。夜里11点左右,有隔壁邻居听到案发单元房里有男女争吵的声音,但声音不是特别大,听不清说话的内容。之后,邻居听到有人倒地的声音,觉得不太正常。过了半个多小时,这位女邻居用手机报警后,因为怕打扰,就把手机关了。警察赶到后,敲了半天门,没人开门,又没联系上报警人,站了一会儿就走了。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