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简阳只求三招刀法,所以周回觉得也没必要再另约时间。
这会儿他就能教。
简阳不懂刀法,她所说的什么正手抹脖子,反手抹脖子,周回看下来,应该就是撩刀和割刀。
另外,结合简阳人小力气也小,但是动作却比较灵活的特点,周回决定再教她一招刺刀。
但是,“你真的只学三招就够了吗?一般刀法要成章法,最少也要九招。”
可简阳却说:“三招,就三招,多了没用。”
主要她这人记性不好,多了她也记不住啊!
以前蒋隽瑛女士送她去学琵琶,从乐理开始学,简阳学三个月就放弃了。
后来母女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痛定思痛,转头就改学了二胡。
不过这回蒋女士要求二胡老师不用教什么乐理不乐理,更不用从世上只有妈妈好开始教。
要学,就要学点儿高难度的曲子!
蒋隽瑛让老师就教一赛马。
老师当场表示可以退费,你们娘俩给我滚。
好在那个时候简洪涛创业已经步入正轨,而且事业正好是上升期。
简家那时候不说家里头家财万贯吧,反正小钱是有点的。
所以蒋隽瑛把老师一对三的课程,直接改成了一对一的定制课程
老师一个转身就表示,也不是不能直接教赛马。
只是孩子啥时候能学会,他可不保证昂。
蒋女士表示无所谓,反正能学会就行,教上个三年五年的也没关系,反正孩子爹有钱。
结果果真教到了第三年,简洪涛做生意亏了。
虽然简家没破产,但是简阳却不能再上一对一的二胡课了。
好在,那个时候,简阳一曲赛马基本也学成了。
三年啊,整整三年!
简阳终于在上初三的时候,站上了学校校庆的舞台。
一曲赛马,把台下的学生老师听得是心潮澎湃。
很多人都感叹,没想到一把二胡居然能演奏出如此气势磅礴,万马奔腾的感觉。
当然,蒋女士也很激动。
不过她听到的,跟别人听到的不一样。
她听到的二胡声是这样的:一百,两百,三百,四百,哦这一声调调怕是要一千!
不过如今,塞马已成往事。
但是,学二胡的经历,让简阳对学习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
那就是:一招鲜,吃遍天。
会的事情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老实说,要不是简阳现学一招刀法还不如不学,其实她是真的只想学一招的。
周回心中虽然对简阳只学三招这种做法有些不敢苟同。
但各人自有各人的活法,他不会试图说服任何人。
就是学习刀法,也是有套路的。
拿刀起势,每个动作都需要上一个动作的过渡。
拎刀就砍这样的教法,周回也是来来回回自己琢磨了好几次,才使出了第一刀。
第一刀,就直接撩。
撩嘛,很简单啊,简阳酷酷就是来回撩,她觉得这学起来很轻松嘛。
周回觉得,她肯定是还没参透刀法的玄妙之处,所以才会觉得刀法简单!
这种状态就像是,认字只学会了一二三,就觉得识字不过如此。
一定是这样的。
不过他也不想对简阳解释太多。
到时候吃了亏,她自然会知道的。
后头一招割,一招刺,简阳同样也觉得非常简单。
周回三刀教完,不过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