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毛衣,不如说是线衣。
从刚开始的纺的粗线,到后来纺的细线。
林青熟练之后,纺的就都是细线了。
但是织毛衣的时候,才现,细线真的太熬人了。
如果用粗线,一件毛衣都成了。
现在三天过去了,这件线衣才织了一半。
雨后的山洞外,空气都冷冽了几分。
林青又把加绒的家居服扒拉出来穿上。
去了菜地。水口被堵了,不过这次运气好,菜地没有被落下的枯枝砸到。
用竹竿捅了出水口,积水很快顺着出水口排了下去。
稻田里的积水,也用同样的方法,放掉。
最让林琴惊喜的是,用糙米培育的稻苗,长成了颗粒饱满的稻穗。
敦实的立在缠绕的七扭歪的野稻苗中间。
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的照射下,微微的垂着头。
林青很开心,今年要挑出来可以留种的饱满稻穗。
明年就彻底的不种野稻苗了。
想要收野稻子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去野稻谷那边去。
毕竟是盛夏,雨后的那点凉意,很快在太阳的炙烤下,消失不见了。
草丛里的水珠也很快被蒸掉。
林青难得的坐在山洞口的台阶上,悠闲的看着自己打下的江山。
对于自己一个人,慢慢的收集了这么多的物资,还开辟了菜园子,林青是十分满意的。
大雨过后,除了到处可见的水洼。
就是到处可见的柴火了。
粗的比林青的腰还粗,细的像她的胳膊那么细。
粗的她一个人根本拖不动,只能勉强挪到路边继续暴晒。
到时候砍出一个豁口,然后反方向去砸,这样比较省力气。
收拾的时候,很麻烦,但是冬天烧柴的时候就觉得巨香。
这种木柴特别耐烧,冬天的时候放一段这种粗木,可以保持四五个小时的热度,尤其的炉门附近。
林青冬天是不回房间里睡得,晚上把沙推到炉门前,就睡在沙上。
睡前放一段这种木头,可以一直暖和到四五点钟。
林青只需要再往里填一些稍细的木头,就可以一直保持住适宜的温度了。
而且不管是做饭烧水,一年四季,她都离不开木柴。
这一次,林青准备把柴垛换一个方向。
之前是囤在了路边,这次准备把柴垛沿着岩壁,一直横着囤到树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