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tt-title">第485章两路夹击
【诸葛亮守候了一夜。】
【脸上的表情从欣喜,到失落。】
【看到大军如此模样,他大概猜到了战果。】
——“丞相:让我去一次长安吧,从来就没去过啊。”
——“把我的意呆利炮推出来给丞相。”
——“都把司马懿磨练聪明了。”
【魏延在军中抱怨道:“这仗打得如此狼狈,真让人憋屈啊。”】
【“唉!”】
【魏延、王平、马岱、张嶷、吴懿等将领,灰头土脸地下马,来到诸葛亮面前跪拜请罪。】
【诸葛亮忙将众将扶起:“你等辛苦,快快起身,回营歇息吧。”】
【见众将怏怏不乐,诸葛亮摇着头自责道:“我之失算,愧对众位将士。”】
——“初代创业团伙都走了,蜀国后期的战力越来越低。”
——“丞相好像是第一次遇到全败的大仗,大家都接受不了。”
【诸葛亮回到帐中,清点人马损失后,吹灭烛火。】
【熬夜一晚,心气不足,一口气竟未将烛火吹灭,他抬手挡住,再吹了一次,烛火才熄灭。】
【诸葛亮扶着额头:“渭桥之败,折损我一万多人。”】
【“六出祁山,首战不利,咳咳……预兆不祥啊。”】
【费祎安慰道:“丞相不必焦虑,胜败乃兵家常事。”】
——“不算啥,刘备夷陵一送就是六十三万。”
——“司马懿:我每次都首战失利咋没预兆不祥???最后还不是把诸葛亮打退了??”
——“苏辰写得好细节啊,丞相虚弱到灯都要吹两遍才吹灭了。”
——“丞相要保重好身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诸葛亮捏着鼻头:“司马懿老谋深算,处处设防。”】
【“如想胜他,的确不易。”】
【“看来,仅靠我军,其事难成。”】
【费祎问道:“丞相之意是?”】
——“快去西凉找马腾佛祖。”
【诸葛亮道:“我已修书一封。”】
【“你可前往东吴,呈与孙权。”】
【“务必请他念在同盟之义,出兵夹击。”】
【“吴兵一到,司马懿定然首尾不能兼顾。”】
——“孙权还苟着呢?”
——“丞相在这边累得蜡烛都吹不灭了,孙权年纪轻轻,就开始养老,服了。”
——“诸葛亮有危机意识,有大局观,知道拖下去必然被魏国所灭,可是孙权他不懂啊。”
——“搞得伐魏只是蜀国的事情一样,孙权完全躺平。”
——“要是荆州在蜀国手里,丞相打起来就很容易了。”
——“我现在都搞不懂,孙权偷袭荆州是想干啥,拿了荆州你又不北上,太辣鸡了。”
【嘉禾三年,公元二三四年夏。】
【蜀长史受诸葛亮之命,奉书前往东吴。】
【吴主孙权念往日与蜀同盟之义,命东吴大将陆逊伐魏。】
【于是吴蜀两国,对魏国形成了夹击之势。】
——“为啥不是掎角之势??”
——“鸡脚芝士:今天换菜单了吗。”
——“孙权还是很给亮亮面子啊。”
——“只要孙权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东吴终于讲义气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