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羡鱼也不过是想要过个安和的日子。
蝗祸!
同样,西南某地接到抢收粮食的乡间,老人们终于想起了什么?
他可是经历过两次的蝗祸了,好家伙,那可真是寸草不留啊。
“快呀,是蝗祸。大家快行动起来,没错,蝗祸来了!”
老人家大声疾呼,当即命人赶紧敲钟聚集村民。
同时,晏自亭下令的让知县组织人手,分散乡下帮助收割稻谷。
因为西南气候偏寒,许多农户们,本来还在埋怨稻子还没完全成熟就收割。
他们在那里慢慢的做着样子,就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怎知道知县就带着大批的人,过来帮助收割稻谷了。
且还放话,将那些做样子的人直接解除契约。
另外按照比例,将他们的租子给划了出来。
不怪晏自亭这主意狠,只怪不听话的人,留着无用。
他们要找死,他还能拦着不成?
在这个时代,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工。
某些知县大人为了表功,甚至利用了牙行里买卖的汉子,前来帮助收割。
对于蝗祸,其实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很多人都经历过。
但是,这古代对于蝗祸似乎并没有什么防治与根除的办法。
因此,在这些古人心里也只是自认倒霉罢了。
这种听天由命的态度,使得他们便都没有了多少蝗祸的印象。
现在有着君王的提点,使得很多人回想蝗祸的恐怖现象,更是听从安排了。
有了官府的加入,收割速度更快了。
只是,两天之后的一场大雨,让地面湿润,对于收割有了一些阻碍。
而这一场大雨,更让人们对于即将发生的蝗灾,肯定了百分之八九十。
更重要的是,粮食是生命的根本源泉。
灾祸发生,苦的自然就是百姓了。
晏自亭这何尝不是在帮助这边的老百姓。
只是,人类在面对这些天灾蝗祸,真的有些无奈。
这老天爷,还让不让人活了?
明明早已经入了秋,这天气却还是热的没得魂。
自从七月爆发的涝灾之后,再也不见下过雨。
不仅如此,每天还日头毒的,一口唾沫下去,立刻就会冒烟。
据说乡下很多村子的田地,看不见一点水迹,那庄稼干枯干枯的。
其实,七月的涝灾过后,很多老庄稼把式,就已经预测到接下来的干旱了。
天不下雨,各处旱灾的奏折堆成了山,这叫朝臣们怎么办哪?
这可是天灾,晏自亭又有什么办法,他总不能捅了天。
他也只能开仓放粮,拿国库银子保基本了。
还好,旭日国很多地区,因为有着之前的利用水车挖渠引水。
所以得到不少缓解,倒也不至于闹饥荒了。
这旱灾是堪堪解决了,可却在这个收获的时节眼,又要突然爆发蝗灾了。
老天这是要开启人间炼狱模式么,简直是灾祸不断!
西南多地蝗灾的奏折一到,群臣瞬时炸开了锅。
上蹿下跳,群臣们都在倡导着要如何搞好今年的‘拜蝗神’活动。
偏偏君王丝毫不予理会,反而把几位闹腾的最欢的大臣,给派发去为农人收割。
君王,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