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余乐闻言,佯装恼怒地翻了个白眼,笑骂道:“你这是在拐弯抹角骂我呢?你敢说老子没念过书?”
“他哪敢!”李肃适时插话道:“就算头儿未曾遍读诗书,但那胸中沟壑,智谋深远,比起那些个状元之才,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肃所言极是。我认为咱们的头儿智勇双全,不仅当得起大乾第一勇士的称号,还得冠上‘小诸葛’的称号!”方震泰然自若地说道。
余乐被这番话说得忍俊不禁,笑骂道:“你们几个,脸皮倒是越来越厚实了。拍马屁也得讲究个技巧,像这样赤裸裸的,也太不含蓄了些。”
那几人居然还在装模作样,一本正经说道:“俺们从来说的都是大实话。”
“我呸!”
。。。。。。
“头儿,韩单出来了。”李肃眼尖,看见一个身影从门口一闪而出,施施然向他们走来。
余乐睁开眼,一看,果然是韩单,瞧他那气定神闲的样子,余乐笑道:“他们决定降了。”
“头儿,你咋知道?”
“他们九十八号人,一起熬了这么久,一定在表决归降还是血战到底。最终肯定是超过半数决定归降,其余人等没办法,只能归降。到时候把那些被迫归降的人给我暗暗打听出来,这样的人,我要重用!”余乐说道。
“这又是为何?”李肃不解,请教道。
“李肃啊,你想想看,”余乐站起身,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在这场持久的对峙中,每个人心中的天平都在不断摇摆。那些最初坚定抵抗的,或许是因为信念,或许是因为不甘;而那些最终选择归降,尤其是那些被‘多数’推着走的人,他们的内心必定经历了复杂的挣扎。这种挣扎,意味着他们有犹豫,有考量,有对未来的期许。”
“这样的人,虽然起初不是主动归顺,但他们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说明他们懂得审时度势,能够权衡利弊。在乱世之中,这样的智慧和能力尤为宝贵。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猛的战士,更需要有头脑、能应变的人才。”
“再者,”余乐转过身,拍了拍李肃的肩膀:“被迫归降之人,心中或许会有愧疚或是不甘,但只要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与公正,他们很可能会转化为最忠诚的力量。因为,他们需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洗刷内心的‘污点’。这种自我证明的欲望,往往能激发出超乎寻常的动力。”
李肃闻言,恍然大悟,点了点头:“头儿,您说得在理。这么说来,我们不仅是在招募士兵,更是在寻找那些能在逆境中成长,能在选择中觉醒的灵魂。我明白了,这就去安排,务必把那些人的情况摸清楚,为将来重用他们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