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乡村,从来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
山里可以打猎,可以采摘野果,也可以挖药材,水里可以捕鱼抓虾,既是收入,也是很多人丰富餐桌的来源。
可是这些陶若筠会的都少,进到山里药材不认识,下到河里脱了鞋,还不知道要被怎么样说三道四,所以陶若筠就没有想过抓鱼兜虾这回事。
但是现在有了小乙就不一样了,她可以把爹爹的经验教给小乙,让他替自己下河去抓。
兜虾最好的工具便是竹簸箕,大小刚好适合一个人张开胳膊抓住,底下又全是孔,方便水漏出去,同时把鱼虾兜在簸箕里无法逃脱。这是爹爹教给陶若筠的经验,她自己没有试过,今天要拿小乙做实验。
小乙站在河岸边,看着绿油油的水,心里有些瘆得慌。
“这水”
这水一点不像之前那几次玩的水,之前的河水都是清澈见底,水下鹅卵石清晰可见。今天这水倒是也见底,只是这底绿油油的,全是水草,小乙不敢下脚。
“你别怕,这就是水草。鱼虾喜欢躲在水草里,你把簸箕贴着水底,顺着水草的方向往上兜,就像梳头那样,度要快,知道么?”
小乙看看陶若筠,又看看水底,下不了决心。
“那你不去的话,只好我脱鞋子下去了,到时候别人看见了”
“我去。”
说着小乙就开始脱鞋子,卷起裤腿就往河里走去。
那裤腿卷了也白卷,水位虽然下降不少,但仍然比膝盖要高,小乙踩到水草中央,裤腿立刻就被浸湿了。
他弯下腰,按照陶若筠教他的,两只手抓着竹簸箕的两边,从水草的最根部往前推,走了两步之后迅的把竹簸箕从水里提起来,河水顺着簸箕的孔哗啦啦的往下流,一时间连前胸也全都湿透了。
小乙本来还犹犹豫豫,觉得抓不到什么东西,结果一提起来就看见簸箕里各种活蹦乱跳,河水溅到小乙的脸上,他却一点也不在意,只是兴奋的大叫:“有虾,这里真的有虾,还有鱼。”
他一边喊着,一边往岸边跑,陶若筠在岸边叮嘱他:“别跑,走慢点。”
让小乙别跑,倒不是怕他摔着,而是鱼虾如今都安静的生活在水草里,这种时候最容易抓,一旦人跑起来惊动了鱼虾,便会立刻变得警觉起来,不再那么容易抓了。
但是小乙已经顾不上了,连忙跑上岸给陶若筠看他的簸箕。
那簸箕里乱七八糟的小鱼小虾有好多条,此刻正乱蹦乱跳的,陶若筠叫他放下簸箕,两人开始把那些鱼虾捡到木桶里,等捡的差不多了,才重新回到河里兜第二次。
小乙来来回回兜了十几次,陶若筠不断的说够了够了,这些虾和小鱼,完全够今天晚上吃,可是小乙根本停不下来,像是现了宝藏一般,进了河里根本不愿意起来。
两人直忙活到太阳西斜,才恋恋不舍的回家,陶若筠顺着河边,一边走着,一边找东西。
茭白她没有,但是可以在河边找找茭儿菜。
茭儿菜是类似茭白的野菜,只是并不多见,而且即使有,也早就被别人挖走了。
这河边,山上,哪里有什么能吃的,什么季节能吃,家家户户心里门儿清,并不止她陶若筠一个。
她没有找到茭儿菜,便只好放弃,少加一点菜,味道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晚上回家,两人就忙乎起来了。
小乙帮着生火,陶若筠忙着做菜,可是陶若筠一直等到菜要下锅,也不见小乙把火点着。
陶若筠跑到灶台下一看,灶洞里早已被小乙堵的严严实实,原来小乙点了火之后一个劲儿的往里面塞柴火,结果越塞越点不着。
“你先出来,我教你点火。”
陶若筠坐到灶台下,开始教小乙如何点着灶火。
只见她先把灶台里的柴全部拉出来,灶洞里掏干净了,然后用手轻轻抓了一小把针叶树的树叶,用火镰打着火,塞进灶洞里。之后选了一根手腕粗细的木柴横向放在引着的树叶上,最后再抓了一把晒干的灌木柴折成小臂长度,用稻草扎住放在木棍上,等它慢慢烧着。
“你记着,柴不能塞多了,柴底下要架一根木棍,让上面的柴悬空,不然火苗被压住了就灭了。”
小乙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陶若筠只道:“不急,你慢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