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句话,青老板没和贾敬多纠缠,便直接下了楼,步履匆匆。
黄掌柜也是看了贾敬一眼,朝贾敬笑笑,也跟着下去了。
贾敬负手朝青老板颀长的背影看去,又垂眸看了看自己的衣裳,挑了挑眉。萧淮川的常服,瞧着素净,料子却是上等。
虽然青老板隐藏的很好,可贾敬还是在他眼底瞧见了不忿之色,想来被撞导致心爱之物落地,他是愤怒的。
可这青老板自然也是懂人情世故的,光是看贾敬的衣裳,便知道他惹不起,匆匆离去。
贾敬面上带着疑窦,刚刚青老板仔细查看那本书是否损坏时,贾敬也站在一旁望着,那两册书当真只是本普通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装订朴素,入手的纸张很是粗糙,即便算不上劣等纸,也绝称不上什麽好纸。
翰墨轩书架上摆放的任何一本,都要比这本好上许多。
这麽一本普普通通的佛经,怎麽就那麽让青老板这般珍视?
唯一一处特别的……
贾敬擡起手,将指腹放至鼻前,鼻翼稍稍翕动,闻到了一股墨味。
这是他刚刚捡那两册书,手指翻过书页留下的味道。
佛经并非是统一印刷之物,而是手抄本。接触则便能沾上味,想来是刚抄好不久。里边字迹贾敬也看了,只能说中规中矩,谈不上什麽名家之作。
抄写用的墨亦不是什麽好墨,定然是没加入什麽香料,墨味刺鼻。可仔细闻着,又能闻到一阵幽幽的檀香味。
贾敬擅书法,对笔墨纸砚亦是研究不少,以他的见识,自然能判断出,这檀香味必然不是加入墨中的香料,而是长期放于有檀香的地方,所沾染的。
联想起这书册的内容是佛经,抄写佛经之人大抵是在佛堂等地抄写,此处长期燃着供奉佛像的檀香,这才沾染上。
这两册佛经无论是内容,还是书法纸张用墨,皆是一般。
佛经普通,那麽不普通的,便是抄写佛经的人。
青老板定然是认识这位抄写之人,而通过两册佛经的普通质地也能推测出,佛经的抄写人生活窘迫,靠给书肆抄写书籍度日。
这样的情况,贾敬并不陌生,有许多家境清贫的读书人都是靠抄书贴补家用。
依照青老板如今的地位,他定然是不缺钱财,但他却没有直接接济抄书人,而是朝黄掌柜买了这本心经抄本。
这里面也有多种可能,可能是抄书人不愿被青老板接济,也可能是青老板不愿被抄书人知晓,他买了书。
然而,无论是哪种可能,都表明了一点,青老板与这抄书人关系很不一般。
贾敬一直关注着青老板,是因为青老板与齐王萧淮洵关系密切,眼下被他发现了青老板的一个秘密,贾敬自忖:这或许是一个突破点。
贾敬心中立刻有了决断,找出那位抄书人,弄清楚抄书人的身份,和青老板又是怎麽样的一个关系。
黄掌柜能拿出这两册佛经,加上他与青老板的一席话,不难看出,他应当是知晓抄书人的身份。
然而贾敬却不能直接询问黄掌柜,黄掌柜与青老板交情看着也不浅,若是直接询问,恐怕是会打草惊蛇,引起青老板的警惕。
黄掌柜收这两册佛经,也不知道是他本人收的,还是从他处收的。这中间斡旋倒了几手,贾敬也不得而知。
贾敬轻啧一声,这事情想要查清楚,还真的有些棘手难办。
他心中想着事儿,脚步顺着楼梯下去。
“想什麽呢?下楼梯也不专心,小心摔着。”
萧淮川略带责备的声音在贾敬耳边响起,贾敬一怔。
青老板的事情还未弄明白,贾敬并不想现在告诉萧淮川,他忙不叠讨饶道:
“想刚刚那书上的心得呢。”
萧淮川:“若是喜欢,买了便是。”
贾敬连忙点头,又怕萧淮川接着问下去,赶紧转移话题,故意问着萧淮川,
“方才在楼下,淮哥看了什麽书?”
萧淮川闻言,身子则是猛地一滞,手凭空握了握,眼底滑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尴尬和慌乱。
贾敬歪了歪头,狐疑哼了一声,“嗯?”
“咳!”
萧淮川像是被口水哽住,随後接连咳了几声,声音有些沙哑,“没看什麽。”
贾敬眨了眨眼睛,他觉得萧淮川好似瞒着他什麽,但到底没问。
萧淮川垂落的袖口下,翻过那书的指尖隐隐发烫,他虚握几下,紧紧攥住。
他岂能让阿元知晓那等荒唐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