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极历》啊。]
[这俩字儿吗?皇太极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也太颠了吧,本来满脑子金碧辉煌,突然幻视一个秃头男。]
[呕,达咩达咩。]
汉,永初六年(112)。
张衡叹气,他也不懂太阳视运动不均匀和等间距二次内插法,他还没有天才到根据是这两个简单的名字就能推测出其内容的地步,何况大汉和隋朝隔着一个百年乱世。
隋,开皇二十年(600)。
刘焯惊喜若狂,好一场及时雨。他呕心沥血编写了一部历法,但因十多年前的事导致历法无人问津,现在可不一样了,这部历法估计很快就要颁行于天下了。
刘焯几乎要落泪,摩挲着稿纸,心道,《皇极历》虽是个好名字,到底比不上《开皇历》,以後你就是《开皇历》了,感谢天幕。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对于祖先被侮辱这事儿,玄烨都提不起劲儿生气了,次数太多,根本气不过来。他甚至有些诡异地心想:天幕倒也没有说错,从正面看,他们的发型确实是个秃头来着。
【到了唐朝,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他是个僧人,一行是他的法号。他和张衡一样多才多艺:他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移动现象的人;也是有记录的第一个测算子午线的人;和梁令瓒合作制成了既是表示天象仪器又是计时仪器的世界上最早的用机械转动的天文钟水运浑天铜仪,还编成了一部比较准确的编写体例结构被後代沿用的历法《大衍历》。真是多方面全面发展,为了纪念他对天文学的贡献,月球有个区域被命名为“一行”。】
[一行?不是一休嘛?]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一休一休~]
[聪明的一休~]
[当年就没看完《聪明的一休》。]
[好像禁播了,後半段价值导向不好,毕竟是部日本动画,人物原型也是日本和尚。]
[结局好像是个悲剧来着。]
[也没有吧,离开寺庙去追寻广阔的天地,怎麽着也是个开放式结局。]
[《神厨小富贵》那才叫一个大写的BE,哭死我了。]
[还有我可怜的小三毛,唉。]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让泡泡的奶奶复活来着。]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就长大了。]
[没咋接触过一行。]
[张衡好像在月球也有块儿地来着,好像是月球背面的一块环形山。]
[是的是的,张衡还有两颗星星,一颗张衡星,一颗南阳星,我小时候就想着有一颗自己的星星,结果大学跑偏,现在天天在工地里刨土。]
[土木?]
[不,考古,泪目。]
[你这高中就跑偏了吧。]
[可能新高考。]
汉,元狩二年(前121)。
羡慕啊羡慕,一个大写的羡慕,刘彻也想认领星星,但他很快打消了想法,有资格以帝王之名命名的星星只有北辰星,那颗星星太特殊了,自信如刘彻也没把握征服它。
汉,永初六年(112)。
张衡的激动溢于言表,後人用他的名字和家乡命名星辰,这是何等殊荣?!
刘宋,大明九年(462)。
祖冲之羡慕极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也有一颗星星。天上的星星何其多,估计天幕提到的所有人都有星星,被天幕提到已经是青史留名了。
唐,开元二十四年(739)。
听天幕提起故人,梁令瓒只觉得光阴易逝,一转眼已经一轮过去了。当年他跟着大慧禅师跋山涉水进行测量,日子虽苦但很充实,大师积劳成疾,写完《开元大衍历经》不久就圆寂了。
大师若是知道後世对他的纪念想必会很高兴吧?梁令瓒想,当初的郯国公公谨之孙张遂多麽学识渊博丶才华横溢,如果不是招了小人的眼,何苦剃度出家?好在他的才华没有被埋没,史书为其证明。
明,洪武十四年(1381)。
“闲着没事儿去当什麽和尚?正经去钦天监不成吗?真该把和尚庙全都拆了,让和尚们另寻出路。”说到和尚,朱元璋又气起来了。
马秀英面上染起淡淡的笑,重八仿佛总在生气,就像江豚一样。
“别气了,寺庙传了这麽久都还在,可见还是有些用处的,不然早被砸了,至于和尚,你都把考度牒的难度升到那麽高了,有人不想当官一门心思非要当和尚,你拦也拦不住啊。”
“就这才气呀,凭什麽宁愿当和尚都不当官?朕还能把他砍了不成?”
马秀英笑笑不说话。
朱元璋急了:“妹子,你可不能听天幕污蔑咱,咱哪里杀过无辜的人?”
“知道你好,以後也要保持住。”马秀英主动牵起朱元璋,夫妻二人紧紧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