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无奈叹气,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太敏感,总觉得天幕明说守节暗在指责他。
明。
一些腐儒破口大骂,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圣人的话也敢反驳!呸!妖言惑衆。
明,1644年(崇祯十七年)。
宋应星已然泪流满面,他手无缚鸡之力,又已经年老,除了为大明守节还能做什麽?
同一个时空下,无数明人哀恸不已。
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清点家産,连妻子和儿女的悉数都打算捐出以助军饷。
冯梦龙以“七一老人草莽臣冯梦龙”的身份自居,有《甲申纪事》十三卷,希望南明弘光朝廷能励精图治,恢复大好河山。
更有王夫之丶顾炎武丶黄宗羲等无数人为大明奔走……似乎很久很久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郭子仪丶张巡丶郭昕……文天祥丶张世杰丶陆秀夫……这片土地上人才辈出,这片土地上不乏忠勇,这片土地上洒满了鲜血……
【《天工开物》是宋应星在担任县学教谕时写的,它被定义为古代科学着作,有“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美誉,又是一本传到樱花国的书,是研究古代科技的重要文献。更值得一提的是《天工开物》有插图啊[1]!谁不喜欢看图画书呢?】
[我喜欢!]
[想起来小学课本上被我嚯嚯过的插图。]
[永远热爱动漫!]
[年纪大了,我的童年回忆是连环画来着]
[我妈有一整柜连环画,是我高中时候不能玩手机的慰藉]
明,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
朱常洛已经无心听天幕讲话,他努力定下心神,有条不紊的安排事务,召太医丶安抚宫人丶寻找并宣召宋应星丶王夫之丶李贽等人。朱常洛不喜欢上一次直播时天幕讲的明朝末年思想家的思想,但天幕提到了,又很可能同处于这一时期,哪怕搁置不用,也要做个样子,大抵是千金买马骨。
【发散一下思维哈,其实古代有过许多的工具与技术,但古代又没有专利,士农工商阶级思想过于顽固,不管是官营还是私营手工业的从业者保密意识都太强了。官营就不说了,特权阶级就想享受那最好的独一份,怎麽会愿意把技术传开呢?】
[秘色瓷失传了]
[还有贡品,皇家就要用最好的]
[封建统治阶级不做人啊]
[手工业还好,我最生气的是清朝皇帝自己学西方技术不让别人学,国家发展不起来被别人欺负了百馀年!]
[辣鸡康熙!]
清,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
认为自己无端被骂的玄烨烦躁的在乾清宫转圈圈,自从天幕出现,他头发都白了几十根,包括东方辰在内的後世人只知道给他找事,大清好不容易才安稳下来,他前两个月还和臣子讨论“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呢,就等着找个好时机正式颁布了,如今看来还是算了。他太不容易了!
他知道西方技术好,但对于他们爱新觉罗氏乃至整个满人来讲是个大祸害,汉人本来就比他们多千倍万倍,还一身反骨劲儿,再学了西方技术还得了?中原这麽好,他可不想回老家,就算回老家也不能在他手上回。
玄烨一阵胸闷气短,他有改变做法避免後世人口中“百年国耻”的心思,但改变要在他所划定的范围内,最重要的是巩固大清统治,若要动摇大清根基,他必抗争到底。
【私营就是处于养家糊口的考虑了,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句俗话怎麽来的,在古代可不是一句空话,所以古代绝大多数手艺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传承方式,局限性特别强,跟小农经济一样,遇到点儿天灾人祸战乱什麽的就会受到严重的冲击,手艺就这麽断了。有很多史料记载了当时的工具和技术,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工具毁损,技术失传,现在我们也只能看到文字记载,而《天工开物》的插图让我们得以看到那些古老的工具重现。当然啦,因为年代离我们比较近,有很多工具老一辈儿人还都用过呢。】
【《天工开物》名字起的非常大气,内容和名字挺匹配的,内容丰富充实,不仅记载了明末手工业的发展,也对农业生産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其内容包括作物栽培丶粮食加工丶熬盐制糖丶酿酒榨油丶养蚕纺织丶制瓷造纸等衆多领域的生産技术和经验[1]。将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几项明朝手工业都包含进去了。】
【作物栽培和粮食加工就不说了,这是农业方面的,我们直接来看熬盐制糖。制盐方面,主要突破是晒盐法,当时沿海和山西解池都采用和煮盐法相比更节省燃料丶産量也更高的晒盐法[1]。制糖考试不考,可以作为课外拓展,到明朝我国才出现脱色的白砂糖,冰糖是用白砂糖做的,所以出现脱色的白砂糖之後,冰糖也才随之问世。】
[穿越明朝之间的朝代的小说中白糖是无往不利的装逼和揽财利器]
[还有黄泥脱色法,我看好多up主都试验成功了]
[根本不行,红糖还是红糖]
[我用的活性炭,吸附还挺强的,能成功把红糖脱色成白糖]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颇为心动,将晒盐和制作白糖的事吩咐了下去,又下令严禁私盐以及对白糖收高价税。
汉,前129年(元光六年)。
刘彻眼前一亮,揽财利器?实在是太棒了,打仗太烧钱了。
“仲卿怎麽还没来?”刘彻急于向心腹爱将分享快乐。他是皇帝,不缺饴糖,可以使些手段将全大汉的饴糖都拢在手中,等匠人将白砂糖以及冰糖制作出来後,大把大把的钱不就飞进兜里了吗?
【酿酒榨油也不考,直接来看养蚕纺织。前面也说了纺织分好几种,到明朝还是丝纺和棉纺。丝纺主要苏杭二府和山西游安府就行了,前者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区,後者的丝织业也闻名全国。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也要记两个地方,一个是棉纺织业最为发达的松江地区,一个是纺纱织布很有名浙江嘉善县。另外,明朝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嘛,在棉纺织业上也有所体现,它是明代农村副业生産中商品化程度最高丶最为普及的手工业生産[1]。】
明,1381年(洪武十四年)。
朱元璋对大明的灭亡难以释怀,但他什麽都做不了,只能默默安慰自己,他们大明怎麽也比被骂的大清强。
朱元璋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他摸了摸下巴,棉纺织业的兴旺也有他一份功劳,他从建国开始就在着手推广棉花种植了,他就是目光长远。
【然後呢,是制瓷造纸,景德镇的瓷器施釉法改进了,用吹釉法代替了蘸釉法,施釉更加均匀光泽。景德镇改进瓷器施釉法後烧出的明清花那叫一个漂亮。明朝的造纸业不考,我也没去了解,估计就是出了点儿新花样或者是造纸效率提高。】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若无其事的放下笔,他早该知道是这样。
李斯比嬴政更加失望,若是能得到造纸技术,等来年大秦开科举的时候用上该多好。
【明朝的最後一个这是我们的题目啦,还记得这题考察什麽吗?考察的是铜铅活字哟。铜铅活字是正德後在无锡等地出现的,表明了印刷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