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老柳,你现在是不是有点蒙圈了?柱子现在已经处理到了第二个部件了,如果你的度再不提高,人家可能第三个部件都要完工了。”
老柳无奈一笑:“早知道柱子的手艺这么炉火纯青,我就不会跑出来现眼了。
柱子,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不仅能做一手好菜,还能明创新,钳工技艺还这么出众。
你还让不让人活了?
你是专为了打压别人才降生到这个世上的吗?”
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老柳的样子确实显得有些尴尬,但是大家觉得这种场面格外有趣。
老柳干脆不再继续自己的工作,而是专心地观察何雨柱的操作。
尽管动作迅,但每一步都很精细。
最让老柳震撼的是何雨柱加工过程中的流畅与自然,完全没有需要中途停下检查的习惯。
这样的自信,让人不禁佩服。
老柳终于意识到为何自己的进度比不上何雨柱——他在加工时必须频繁停下来检查,有时甚至需要用游标卡尺量尺寸,以防止加工失误。
因为任何过度的切除都有可能造成无法补救的错误。
相比之下,何雨柱则是一气呵成,几乎不需要游标卡尺辅助,真可谓胆大且细心。
“真是让人敬佩,要是我能像你一样在加工时不依赖游标卡尺,还能有如此效率,我的工作效率肯定能提高不少。”
老王感叹道:“说起来简单,实际做到却很难。
要想达到柱子这样的水平,不仅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技术,更要有稳定的手法和沉着的心态。
柱子在这方面的能力,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雨柱谦虚笑道:“不过是因为熟能生巧罢了,多练几遍,自然就会更熟悉这些工艺。”老柳听完只能说无语——这些话听起来虽简,但仅仅熟练并不能让人达到何雨柱的程度。
除了努力,他的天资也是大多数人不能企及的。
不久之后,
何雨柱顺利地将所有零部件全部加工完成,并提议道:“老柳,接下来的装配就由你来负责,我会在一旁提供指导。”
老柳答应道:“好。”
半小时后,车床上安装好了新的部件,并成功地重新装配完毕。
现场的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之情,每个人都好奇这部机器是否能够再次运作。
机器已经启动,
车床果然重新运转了起来。
实验室内响起了欢声笑语。
“看来‘大熊国’的机器也没有那么了不起嘛,靠我们自己不也修复得好好的?”
“若不是有柱子在这里,这次恐怕又得求着大熊国的工程师了。
那些人的态度高高在上,根本对我们爱搭不理。”
“还真是得感谢柱子,这技术真让人敬服!”
老柳高兴地说:“柱子,真得谢谢你,不然这车床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呢。”大领导也赞许道:“柱子,这次你真是帮了工业部一个大忙,给我们省了一大笔钱。”
大领导心里非常庆幸,当初批准何雨柱使用他们的研究室。
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哪会有这么多的明,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好处?何雨柱简直就是他的幸运星。
只是可惜,何雨柱还没毕业,不然他一定要把这位人才纳入工业部,这种人才可遇不可求。
何雨柱看了看天色,时间已经耽误到下午三四点钟了。
吃完饭后,他计划继续绘制下一个机器的设计图。
当然,一天的时间肯定画不完,但何雨柱并不急,今天画不完,明天再接着画就是了。
两人在招待室里吃了饭,为了不累着何雨柱,大领导特意安排厨房做了几道荤菜,还特地准备了一只烤鸡给何雨柱。
饭后,大领导从怀中掏出三百万递给何雨柱:“柱子,这是我们工业部给你修好机器的奖金,你拿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