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
工业部门研究室的研究员们跑了过来。
老王兴奋地说:“哎呀,这位就是何雨柱小兄弟吧,果然英俊非凡,真是人中的佼佼者。
那台吹膜机就是你制造的吧?
之前没让你及时使用研究室真是太抱歉了,我们当时正进行关键实验。
希望你能谅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柳:“我们的研究也不能中断,不然一定会借你研究室。
你这样的天才,我们研究室恨不得赶紧迎接呢。”
旁边的研究员们纷纷插话夸奖何雨柱。
“这么年轻就能制造机器,真了不起。”“好好学习,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听说那辆电动车也是你制造的,太聪明了,不做科研真是太可惜了。”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远没有这种能力。”
大领导无语地看着这些人,想起当初自己借研究室时,他们一个个推三阻四。
现在却纷纷主动上来攀谈。
他们的想法,大领导当然明白,都是看好何雨柱的才能,想给他留下好印象。
或许将来有机会让他加入自己的部门。
虽然大领导也没有阻止,但他自己也认为何雨柱是个难得的人才。
如果能进入他们工业部,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老王:“何雨柱,这台吹膜机到底有什么用途?”何雨柱笑道:“准备用来建温室大棚!”
众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都纷纷凑上前,想知道详情。
何雨柱微笑着解释:“所谓温室大棚,就是……”
他详细地介绍了原理,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
何况迟早要交给国家,讲出来也没问题。
况且,温室大棚还有很多具体的细节,他们即使听到了也无法马上造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任务,怎么可能腾出手来尝试何雨柱的项目。
听完后,大家纷纷表示赞叹。
“如果柱子的想法能实现,以后冬天就不会有人因为挨饿而死了。”
“对,柱子,我真心希望你的温室大棚能成功,这是造福全民族的大事。”
“即使无法增加作物产量,但如果普及开来,冬天也能吃上蔬菜,民众的生活就能改善很多。”
“柱子,你要加油,早日建成这温室大棚。”
一位研究员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眶泛红,随即转身离开了。
何雨柱有些疑惑。
老王叹气道:“老李也是个可怜人,家境贫困。
小时候,冬天家里没菜吃,他父亲为了找野菜充饥,不幸冻死在外面。
听到你这温室大棚,估计是触景生情了。”
何雨柱陷入沉默。
那个时代的人民生活都很艰辛,所以很多人前赴后继地为国家的振兴而奋斗。
从工业部离开后,何雨柱找到了古月歌。
“柱子,房子已经打扫好了,材料都准备好了吗?”古月歌看到何雨柱兴奋地问道。
他早已迫不及待要看看这温室大棚。
何雨柱笑道:“材料都准备好了,塑料薄膜也会很快就送到。
现在我们就过去吧。”
古月歌难掩兴奋:“真是太好了。”二人步入学堂路。
步入大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