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夫郎他有两幅面孔笔趣阁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前头种稻子赚了些钱,就先买了牛。”

对于买牛的事儿,宋惊蛰和林立夏也有私下商量过,现在全村人都知道他们是借钱买的地,要再说是借钱买的牛,就有些不合理了。

不如大方一点,就说是种稻子赚的,反正县令改了田,他们后面种稻子赚了钱,村里人也会跟着种的。

提早跟他们说清楚,也能让有心思的人早做准备。

宋惊蛰也是一片好心,谁知村里人听了他们这话一点都不相信:“假的吧,种稻子能赚这么多?”

村里人可都知道,宋惊蛰动用了那么多人,就收了八石稻子,八石稻子能赚几个钱啊。

林立夏看不惯他们这副自以为是的模样,从水田里直起插秧的腰,也不跟他们废话,直言道:“是不是假的,你们去镇上粮铺问问稻子多少钱一斗,不就知道了。”

这还真把村里人给问住了,他们从未种过稻子,去到粮铺买粮,买到需要的就走了,对于这稻子和粳米的价格,问都不曾问过。

不过,既然宋惊蛰和林立夏说他们是靠种稻子买的牛,说不得这种稻子真的很赚钱,不然他俩也不会这样费劲扒拉地种了。

村里不少人都起了要去镇上粮铺问价的想法,一时间也没人再捉着宋惊蛰和林立夏问东问西了。

宋惊蛰乐得清闲,重新调试好了插秧绳,跟林立夏又插起了新一畦的秧苗。

这是宋惊蛰最近新想到的一个插秧法子,先在地头两边插上一根棍子,中间用绳子串起来,他和立夏两人沿着绳子插秧。

这样插出来的秧苗又直又好看,还不会因这畦多那畦少而耽误收成,也方便鸭子进来吃虫。

不过,宋惊蛰边插秧边看林立夏,总觉得立夏自上次他姨来了他们家之后,脾气就有点不好了。

冷不丁地就喜欢怼人。

虽说怼得都是外人,但宋惊蛰怕立夏这是被他小姨气得肝火旺盛,近来总是给他做清粥小菜吃。

忙完插秧,两人在大堰塘洗完腿脚上的泥,回到家,林立夏见宋惊蛰又取粟米出来要做粟米粥,想到最近天天喝粥,喝得他嘴里都快没味道了,主动说道:“惊蛰哥,要不咱今儿切几个咸鸭蛋来吃吧。”

他不会做饭,一般也不干涉宋惊蛰做什么,只是从旁提一些自己的意见。去年冬天的咸鸭蛋腌得好,后面惊蛰哥又腌了几坛子,时不时用这个解个馋,让嘴里有个味儿也好。

宋惊蛰一听他这样说,放下粟米,问他:“是不是觉得最近的饭食太淡了。”

“是有点儿。”林立夏点头,虽然吃饭骂厨子不太好,但他不想在宋惊蛰面前违心。

“那咱今天吃丰盛点。”别说林立夏了,宋惊蛰也感觉有些淡了,干活要吃浓油赤酱才有劲。

他想了想,取粟米豆子高粱混合做了个三米饭,割了些过年腌的腊肉混着香椿芽炒了个肉菜,又取了些家里吃不完的鹅蛋混着芫荽炒个混菜,咸鸭蛋切瓣配了碟酱油。

等宋惊蛰做好饭,宋寒露洗了手,见到桌上这几个色香味俱全的菜,一脸惊喜地问宋惊蛰:“哥,咱今儿是过年了吗?”

宋惊蛰睃她:“吃你的。”

“哦。”宋寒露很听话地低头吃饭了,越吃眼睛越亮,“原来这香椿芽炒腊肉这么好吃,怪不得村里总是有人去采,明儿我再去多采一些。”

自从分家后把纺织坊的活儿都交了出去,宋寒露大部分的时间都空闲下来,如今她也能经常跟村里的小姑娘出去采采野菜,到处玩儿了。

“别到坎儿山那边去。”林立夏提醒了一句,“前些天我在那边砍柴,瞧见有蛇了。”

“啊,那我还是不去了。”宋寒露最怕蛇了,一听到有蛇浑身都起疙瘩,失落道,“原本还说趁着天不热,去竹林里挖些竹笋回来炒肉吃,没想到这两天蛇就出来了。”

康州府这边潮湿闷热,蛇虫比别的地方都复苏得早,既然草丛里有蛇了,竹林里的竹叶青也肯定有了,这蛇有毒又善于隐藏,要被咬上一口那可不得了。

林立夏一听见竹笋炒肉,眼睛亮亮的,对宋寒露说:“坎儿山那边的竹林有些深了,蛇多,我知道有一处朝阳的竹林,没蛇,过两天我带你去挖。”

“好啊,好啊。”宋寒露一听,高兴地应下。

朝阳的地方人就多,人一多,蛇就会藏起来,而且这种人多的地方才适合他们女孩子和小哥儿。

宋惊蛰静静地听着他们姑嫂谈话,见林立夏今天破天荒地吃了三碗饭,脸上笑容多了,眼睛也发亮,暗自思忖。

难道立夏是因为心情不好加上最近没吃好,所以才火气大的?

“……”

宋惊蛰百转千回的心思林立夏不知,只知在经历过清粥小菜后,他又过上了大鱼大肉的日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