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乖乖听话,本宫自然不会动你。可你若敢有谋反之心,休怪本宫不念手足之情。”
我眼神冰冷,透着杀意。
宁王与我对视片刻,突然大笑起来:
“好,好一个不念手足之情。韭菜花,你等着,这天下不会永远属于你。”
说罢,转身拂袖而去。
我望着宁王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曾经的手足情深,早已在权力的争斗中消磨殆尽,如今只剩这你死我活的局面。
日子一天天过去,朝堂渐渐步入正轨,可我知道,暗处的危险从未消散。
一日早朝,御史大夫王大人出列,跪地奏道:
“陛下,臣听闻,镇远大将军刘猛近日在军中频繁调动兵力,似有不轨之心。”
我心中一凛,刘猛手握重兵,若真有谋反之意,后果不堪设想。
“可有确凿证据?”
我问道。
“臣虽无直接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刘猛此举绝非寻常。还望陛下早做防备。”
王大人说道。
退朝后,我招来李崇山商议对策。
“陛下,刘猛手握十万大军,若他真的谋反,京城危矣。当务之急,是要稳住他,再寻机解除他的兵权。”
李崇山分析道。
“朕明白,可如何稳住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皱起眉头。
“陛下可下旨,封刘猛为异姓王,赐予他大量金银财宝,让他放松警惕。同时,暗中调集京城周边的兵力,以防万一。”
李崇山献上计策。
我沉思片刻,点头道:
“就依丞相所言。此事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行事。”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没过几天,边关急报传来,北方蛮夷大举入侵,刘猛请求率兵出征。
“陛下,这恐怕是刘猛的阴谋。他若借此机会拥兵自重,或者与蛮夷勾结,后果不堪设想。”
李崇山忧心忡忡地说道。
“可若不派他出征,边关战事吃紧,大梁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我陷入两难。
思索良久,我咬咬牙:
“传朕旨意,命刘猛即刻率兵出征。朕再派两名亲信,随军监军,时刻关注他的动向。若他有任何异动,格杀勿论。”
刘猛领命出征,我每日都在焦急地等待战报。
这期间,朝堂上又有人蠢蠢欲动。
一日,户部尚书张大人联合几位大臣,上奏弹劾我重用宦官,扰乱朝纲。
“陛下,宦官本就不该参与朝政,如今您却对他们委以重任,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张大人声泪俱下地说道。
我心中冷笑,这些人不过是借着弹劾宦官之名,妄图削弱我的势力。
“张大人,本宫重用宦官,是因为他们对本宫忠心耿耿。朝堂之事,本宫自有分寸。你身为户部尚书,不好好管理钱粮之事,却来干涉本宫用人,是何居心?”
“陛下,臣一心为国,绝无他意。只是这宦官乱政,实在是大忌啊!”
张大人还在苦苦争辩。
“够了!”
我拍案而起,
“若再有人敢在本宫面前妄议此事,休怪本宫不客气。退下!”
张大人等人无奈退下,我深知,这些大臣背后,定是有人在指使。
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