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总管赶紧跪在地上谢罪,“都怪老奴未及时提醒陛下,请陛下降罪!”
皇帝道:“你向朕请什么罪,因你的失误跪了半天了又不是朕。”
大内总管赶紧调转方向,跪向镇国公府的小世子,“请世子降罪!”
李元洛扯了扯嘴角,站了起来,亲自去扶那大内总管,“公公何罪之有,都怪元洛来的不是时候,打搅了陛下。”
“好了,说吧,什么事非要见朕?”
人也敲打过了,皇帝到底还是给了他机会陈述。
“陛下,祖父年迈,请让元洛去代替他镇守边关吧!”
皇帝叹了一口气,李家一门三代忠臣,他不是不知道,只是镇国公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取代的,否则他当年也没有必要迎娶皇后,稳固江山。
“元洛,你还小,没有对敌的经验,朕知道你担心镇国公的安危,朕会派合适的人选去边关替镇国公诊治,你先回去吧。”
李元洛纨绔之名深入人心,皇帝从来就没想过让他去镇守边关,只当他是闹着玩。
“陛下,元洛求您了,当年父亲、叔伯,全都战死沙场,元洛年幼,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什么也做不了,如今元洛已经长大了,祖父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早已经奔赴沙场,求陛下给元洛一个机会!让我去边关吧!”
少年跪在地上,砰砰砰的磕着头,不一会儿额头上就开始渗血。
大内总管听着这声音,心都开始颤了,这要是小世子再出点什么事,恐怕边关的将士就真的要寒心了。
“陛下!您倒是说句话呀!这小世子的头都磕破了!”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罢了!朕同意让你去就是了!”
李元洛头上流着血,但脸上却笑的开心。
“多谢陛下成全!”
皇帝有些烦躁地挥手让他出去,对大内总管说:“赶紧找个太医给他包扎一下!成什么样子!”
这奏章也看不下去了。
吩咐身边的太监:“把顾成言给朕叫过来。”“山,与。氵,タ”
顾成言到的时候,正好碰上了淑妃。
“微臣见过淑妃娘娘。”
虽然上次他没有露面,但淑妃早已推断,清和受贵妃磋磨那日,是他来给自己报的信,上回他的及冠礼,淑妃还嘱托娘家带了贺礼去参加。
再加上,清和喜欢他,淑妃看他就像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她笑着颔首,道:“本宫来给陛下请安,既然顾大人有要事与陛下商议,那本宫就先走了。”
顾成言拱手行礼,“恭送淑妃娘娘。”
顾成言进去的时候,大内总管说了句:“方才小世子来过了,陛下有些动怒,顾大人可要好生劝着陛下。”
大内总管是真的喜欢这位知情识趣的顾大人,能力出众、前途光明不说,每回陛下正在气头上的时候,他一来,准能高兴起来。
比那去火降燥的灵丹妙药都管用。
“朕问你,你可有把握医好镇国公?”
顾成言一进门就被皇帝问住了。
“回陛下,臣问过太医院曾替镇国公看诊的陈太医,镇国公征战数十年,身上的暗伤不少,以前年轻不觉得有什么,如今年纪大了,每到冬季,便会格外难熬,臣只能说可以保证拼尽这一身医术,帮镇国公度过此次凶险,但若想延长他的寿数,除非回到京城好生将养着,否则别无他法。”
皇帝思考了良久。
“顾卿,你带着李元洛去一趟边关吧,李家一门忠烈,如今子孙只剩李元洛一人,万一镇国公有什么不测,好歹让他们祖孙见上这最后一面,也算是朕对他们李家的一点补偿。”
“臣领旨!”
“拿着朕的圣旨去好好准备吧,其他六部不敢为难你。”
圣旨都是顾成言自己写的,加盖了玉玺。
他走后,大内总管端了一杯茶上来。
“陛下,喝口茶休息一下吧,您也看了一早上的奏章了。”
皇帝放下朱笔,撇了撇浮沫。
“你说,朕是不是老了?这心肠也跟着软了。”
大内总管道:“陛下正值盛年,只不过是体恤那镇国公年迈,又子嗣凋零罢了,这是陛下的善心。”
“也许吧。”说完,皇帝嗅着这淡淡的茶香,饮了一口。
其实若不是镇国公在皇后死后,一直安分守己,没有干涉立储一事,恐怕也得不到皇帝这份怜悯。
顾成言拿着圣旨去跟户部、兵部协商一事,瞬间就传遍了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的耳朵。
宫里的淑妃也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她只能安慰正在哭泣的女儿,“清和,他很聪明,不会让自己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