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玄直视她的双眼,淡淡道:“与本王无关,本王也没有必要妄造罪孽,他生的太晚了,等他长大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没有必要不是吗?”
他眼中的不屑,让淑妃面露苦涩,“是啊,太晚了,是本宫魔怔了,竟然妄想让他去跟你争,你一定觉得很可笑吧,如今本宫什么都没落着,还得了陛下的厌弃,都是命,本宫认了,祝殿下早日得偿所愿!”
“恭送淑妃娘娘!”
林舒玄看着远去的马车陷入了回忆。
他依稀记得上辈子,在他还小的时候,淑妃帮过他好几次,虽然淑妃的目的也并不单纯,不过是借他为由,在皇帝面前给贵妃抹黑。
但若是没有她,恐怕林舒玄还真的活不到长大,所以尽管她因为身怀龙裔变得张扬,与他打擂,但他也从未对淑妃跟她肚子里的那个孩子下过手。
上辈子淑妃那个孩子并没有生出来,贵妃出手让她流产了。
这辈子,林舒玄再不安,也还是让那个孩子平安出生了,可惜命运如此,怨不得旁人,他对淑妃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皇帝接连承受打击,先是失去自己宠爱多年的贵妃,然后又没了自己最看重的儿子,淑妃生了个痴儿,太后也离世了。
他病了。
在替太后守灵的时候,突然眼前一片黑,直愣愣地往前倒下。
吓坏了一干人等。
太医的治疗方案讲究一个稳字,皇帝见自己久久不见好转,便召顾成言替他治着,顾成言配合针灸,果然,不出半月,皇帝就感觉自己身上松快多了。
宫中都是旧景,看了徒惹回忆,增添伤感,皇帝开始乐衷于出宫去玩儿,每每还都叫顾成言作陪。
有一次,皇帝去郊外游山玩水,不巧,下了场大雨,他们一行人临时躲进了一户农民的家中。
这家人住的地方偏僻,夫妻俩有一对双胞胎女儿。
长得跟死去的颜氏有五分相似。
顾成言见到她们俩的第一眼,就瞧见皇帝痴迷的眼神,然后便再不主动直视那姐妹俩。
巧的是,那姐妹俩对清俊年轻的顾成言似乎也并不感兴趣,反而对他们之中的皇帝目送秋波。
才一个下午而已,皇帝就决定要带她们俩回宫。
赐了同样的昭仪位,分别称为大燕昭仪、小燕昭仪。
“燕”与“颜”同音,顾成言大致能猜出皇帝对她们宠爱的缘由。
无非是正主没了,找了两个有几分相似的替身陪伴身侧,聊表慰藉。
这对昭仪娘娘,虽然出身不高,但手段了得,自她们俩入宫后,后宫之中的其他嫔妃纷纷失去了颜色,陛下更是连早朝都时不时不上了。
皇帝年迈且逐渐昏庸,身为一国之君却不理朝政,整日耽于享乐,满朝文武上下同心,请奏立太子。
皇帝懒理朝政,但被大臣们群起逼之,心中不快。
一连摔了十几本奏折。
“放肆!朕还没死呢!这帮大臣就催着朕立太子!”
两位昭仪瞥了一眼地上的奏折,一左一右娇笑着倚在皇帝身边。
“陛下,不过是册立一位太子罢了,您才是真正的帝王,能立自然就能废,也不打紧!”
另一位紧接着说:“是啊,陛下,就算有太子替您处理朝政,这最后的决策定然还是由您定夺,这样您也可以多谢时间,陪陪我们姐妹了~”
温香软玉在怀,皇帝有些飘飘然。
“两位爱妃所言甚是有理!来人!拟旨!”
当日,恭王府迎来了传旨太监。
“恭王林舒玄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兢兢勤政,凡军国重务,皆不敢自逸;朕之嫡皇子林舒玄,天意所属,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传旨太监正是陛下身边的杨公公,他笑的极为殷勤。
“殿下,这是您的宝印宝册,还请收好,陛下说了,即日起,由太子在太清殿处理百官上奏的庶政,遇难以抉择的重大事务再去请陛下定夺。”
太子林舒玄笑着说:“儿臣领旨,定勤于政务,不负父皇重望!”
册封礼一月后进行,届时太子也要从恭王府迁至东宫。
这颇为奢华的恭王府,只被住了短短几个月而已。
恭王被册为太子,文武百官自然是要送上贺礼的,毕竟这可是板上钉钉的储君,未来的帝王。
顾成言也不例外,他送的除了明面礼单上所写的一对汉白玉麒麟,还有一枚他亲手打磨的翡翠扳指。
这枚扳指,林舒玄戴上的时候,大小正好,衬托得他更加的沉稳。
卫公公见他打算就这么戴着,也不说话,反正也没人知道,这扳指的来龙去脉。
朝上俩人时有摩擦,但顾成言每每瞧着他手上的那枚扳指,总有一种类似偷情般的奇怪感觉,好似他们俩的感情十分见不得光似的,不过事实好像也确实如此。
皇帝最初还看的比较紧,事事都要亲自盯着,越到后来,见太子并未出错,无功无过的,渐渐地放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