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锦笑夫郎傻气,但又觉着实在可爱,从前竟不知道他喜欢这些小东西,不然就是抱只小猫小狗来给他作伴也是能的。
“那不一样,这只跟我有缘。”
古小渔看着怀中的猫崽儿:“我瞧它脑袋圆圆的,鼻头也圆圆的,全身白毛,只耳尖有些乌色,不若就叫它乌圆罢,你听好不好?”
“乌圆,倒是上口。”赵锦觉着这名字不错。
看来古小渔是真喜欢这猫崽儿。
“米汤好了么,乌圆又叫了。”古小渔催着赵锦去看。
心里虽知道还没好,但是赵锦还是掀开木盖看了一眼:“还要一会儿,若是现在给它吃了,怕拉肚。”
这么一听,古小渔也不敢说先舀些来给乌圆吃了,只得耐心的对着猫崽儿念叨,让它再等等。
猫崽儿还颇有几分灵性,古小渔这么一说,乌圆果真不怎么叫了,这一下让古小渔更是怜惜了。
好不容易等到米汤滚了,赵锦将米汤舀出来晾着,古小渔嫌凉的慢,便帮着呼呼吹着,就是自己吃都没那么上心呢。
“还是有些烫,乌圆还太小,定是吃不了那么烫的。”古小渔用筷子沾了尝了尝,摇摇头,继续吹起来。
好容易等米汤凉了,古小渔又怕自己不会喂,让赵锦先喂一回,自己跟着学。
等喂完了米汤,古小渔又去拆旧衣给猫崽儿做窝。
那旧衣虽是旧衣,却还一个补丁没有,要是旁人看到了定说古小渔败家。
赵锦倒是抱着猫崽儿看着古小渔兴奋的裁衣缝布,心里柔软一片,古小渔平日里看着大大咧咧,如今认真起来,却也是心细的。
拿了一个浅口的竹篮将里面铺上厚厚的干草,上面又铺了一层棉花,最后才将大小刚好的布放在上面。
古小渔满意极了,将乌圆轻轻放进去,许是布上有古小渔的味道,猫崽儿安心的待在竹篮里,还用脑袋蹭了蹭。
“它喜欢这个新家。”古小渔蹲下身抚摸着乌圆小小的身子。
没了刚捡到时的颤抖,如今乌圆安稳的窝在竹篮里,没一会儿便打着小呼噜睡着了。
忙活了半天,古小渔只顾照顾乌圆了,自己衣裳没换,饭也没吃,如今看着乌圆安心睡着了,他才跟着赵锦去灶房喝粥。
箩筐就放在墙角,古小渔不经意看去时人忽然愣住了:“我的柴呢?”
明明是满满一箩筐的,如今却连少了一小半,古小渔围着箩筐转了转:“我的柴呢,怎么少了这么许多?”
他又去看赵锦的箩筐,也少了些,但还是将箩筐装的满满的,不过是中间凹下去一点。
赵锦好笑:“你跑这么快,还想着柴自己安稳的待在箩筐里?”
经赵锦这么一说,古小渔想起来了,他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那我不是怕乌圆被淋着么。”
猫崽儿还那么小。要是淋病了怎么办。
赵锦将古小渔拉进灶房里:“先吃饭,明日天晴了咱们再去捡回来,好么?”
古小渔点点头,这当然好了,要是古老爹,准得说他。
吃过了饭,睡前古小渔又去看了看乌圆,见着猫崽儿还睡着,便跟着赵锦回屋了。
半夜,赵锦睡得迷糊时,忽然觉着身边有动静,他睁开眼,看着古小渔披着衣服上床,赵锦哑着声音:“怎么了?”
古小渔以为自己动作已经够轻了,谁知赵锦还是被吵醒了,只能老实道:“夜里冷,我怕乌圆冻着,又去给它盖了块儿布。”
是同一件旧衣身上裁下来的。
赵锦握住夫郎冰凉的手,用被子将人裹住:“去也该多穿些。”
“知道了。”古小渔轻声应了,这回总算是安心了,环着赵锦的腰睡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