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牛铁柱的来意,轮到李家几口面面相觑。
与陈峰一家相同,牛铁柱家同样根正苗红。
战争年代。
牛铁柱他爹牛老三带队支援过前线,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将物资准时送到部队手里,后被评为支前模范。
不久前,牛老三托关系给儿子谋了一份林场工人的工作。
工作地点正是前进林场。
杨春兰纳闷道:“铁柱,能够去林场当工人,这是盼都盼不来的好事,你咋就不愿意去呢?”
“铁柱,难道说你怕一个人去林场上班,会被哪里的人欺负,所以才打起了退堂鼓?”
不但杨春兰不明白,陈峰同样搞不懂牛铁柱的想法。
从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年轻人的出路满打满算也就四种。
种地,入伍,做工,考学。
最优的选择,莫过于考学和入伍。
毕业和退伍以后,都能被分配工作。
其次就是招工进厂,领工资,拿奖金。
“陈峰哥,咱们能不能单独唠唠?”
牛铁柱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目光频频看向院中。
“走,陪我去院子里抽根烟。”
陈峰点头笑道。
“我知道工人好,可是我……可是我想留在村里养鸡。”
“咳咳咳……”
院子里,陈峰刚把烟点燃,牛铁柱接下来的话差点没呛死他。
“陈峰,你没事吧?”
见陈峰咳嗽不止,牛铁柱赶紧帮忙捶胸揉后背。
“你要养鸡?!”
陈峰把气喘匀,难以置信地上下看了看牛铁柱。
牛铁柱人如其名。
长得就像是一头小牛犊子。
嗷嗷待哺的年代,不是谁都吃不上肉。
由于认识负责林业的领导,牛家天就能吃上一顿肉。
牛铁柱没底气道:“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用我爹的话说,白瞎我长这么大体格,去林场当工人能够旱涝保收,可是累也是真累。”
为了找陈峰帮忙这件事情,牛铁柱做了好几天的心理斗争。
看上去,牛铁柱长得孔武有力。
实则胆子小得不行。
而且空有力气,却不会干活。
和干活比起来,牛铁柱更喜欢念书,学习。
有一次,牛铁柱捡到一本农业陈面的书。
现上面有不少饲养家禽的科学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