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鱼竟跑大队自首了。
看到李多鱼来大队的那瞬间,一旁帮忙打杂的李耀国也给吓到了。
「又没叫你名字,你来干嘛?」
李多鱼看了眼这些执法人员,果然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如果没看错的话,这里面有一位执法人员,曾跟他在水产研究所有过一面之缘。
李多鱼心里亮堂的很,不可能没有人举报他的,如果没念他名字,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被人给压下去了。
那位跟李多鱼有过一面之缘的执法人员,微笑看着他:「你是来自首的吗?」
「是的。」
「那就主动交代下走货犯罪的经过吧。」
李多鱼也没有隐瞒,直接将走货的经历,全都告诉了这位执法人员。
「那你走货违法所得的两千三百元,现在还在吗?」
「同志非常抱歉,钱被我拿去养海带了。」
「那这样吧,这笔赃款我们先给你记着,等你以後挣到钱了再给补上。」
执法人员接着说道:
「鉴在你有自首情节,又将违法所得花在了乡村经济振兴上,我们想把你的事迹写成一篇报导,发表在刊物上,你看怎麽样?」
李多鱼当场点头:「应该可以吧!」
而一旁打杂的李耀国则彻底懵圈了,这特麽算什麽处罚?
这简直就是奖励好不好。
在执法人员进驻的第二个晚上,穿上麻衣的张梅鹰,始终没听到村广播念李多鱼名字,气的她直接跑去大队闹,质问那些执法人员。
「为什麽你们都没叫李多鱼的名字?」
「人家早来自首了。」
「那他为什麽,还没被抓起来。」
执法人员看着眼前的张梅鹰,严厉批评道:「你是不是跟人家有仇啊,人家有自首情节,表现那麽好,我们为什麽要抓他,再说我们这是正经的执法点,不是你发泄私仇的地方。」
张梅鹰彻底傻了。
她有点搞不明白,为什麽整个世界都偏向李多鱼的样子。
————————
一些题外话。
可能我写的这些剧情,不一定会对所有人胃口。
可我也没有办法,
这个作者明明已经很努力了。
但他好像只有这点本事。
还是个长腿毛的糙汉,根本就写不出细腻的感情来,更没办法做你们肚子里的蛔虫。
唯一能想到的。
就是通过剧情和背景来弥补。
之前,我有在评论区有谈到过,写这本书的缘由,就是听大爷在那回忆,然後就有了这本书的背景和剧情。
「阿贵」这个人是有原型的,不过在那个年代,只是个小人物,走的时候,甚至掀不起一丢丢波浪。
他的故事更简单,就是走货时,遇到大风浪人直接没了,最後连个鞋子都没找到。
至於物价丶水产丶海鲜之类的,除了俺家大爷亲口叙述,百毒搜索,抖印搜多外,大多还是参考以下这些书籍:
《烟苔水产志》
《胡建省水产志》
《爱吃胡建人省水产志》这些资料。
人生第一次,这麽爱这种地方志。
这些水产志里,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包括当时的鱼情,产量和价格等等等。
以後有机会可以建个群。
我把资料共享在上面。
最後,还是求个追读,求个票票,求大家踊跃发言,作者还没学会用爱发电,不多多支持的话,真的会被饿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