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布丁阅读>直播种田养崽崽百度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不会吧,观众们纷纷表示那画面太美我们承受不来。

有真相帝就开始分析,“首先,他自称老男人,说明年龄绝对不小,至少三十往上,而三十往上的男人们特别是事业有成的男人们会面临什么呢?工作压力大,饭局多,酒量止不住上涨,头发越来越少,曾经再英俊的面容也会败给岁月的杀猪刀。其次,你们见过几个老板长得帅的?当然,他可能是富二代,可是富二代们往往除了喝酒泡妞什么也不会。至于有钱又长得帅的钻石王老五有没有呢?答案是有,除了在梦里就是在娱乐圈的花边新闻里。”

想象着一个秃顶大肚说不定还有家有室的老男人,每天猥琐的躲在屏幕后面对着小哥流口水,直播间的观众们表示累觉不爱,怎么办,小哥,突然有些同情你了。

苏天眼睁睁看着直播间笼罩在秃顶大肚老男人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好想喊一句“卧槽”,这年头卖腐都要看颜值的哦?可怜的老男人,不是朕不偏宠你,是你徒有金钱没有美貌啊,希望这些颜狗不要伤害你一掷千金的真心。

难以想象,某圈内优秀到不参与排行的钻石王老五看到这个画面的表情,幸好这是直播,播完评论就没了。

观众们八卦的心实在是太过热烈,最后还是在苏天路过一湾浅浅的溪流时,这个话茬才被揭过。

这湾溪流是从一个石壁前的一个小水坑里流出来的,坑很浅,可以清晰的看到里面有个地方咕咚咕咚的冒着水泡,甘甜的山泉水日以继夜的从里面流出,填满水坑,然后顺着水坑的一个缺口流出,形成一湾浅浅的溪流。

溪流虽浅,两边的树木花草却受益良多,这一片的果树种类是最全的,结的果子也格外香甜。四周的野草丛中还密密麻麻的分布着各类野菜,苏天最喜欢的是一种野葱,长得细细的,味道格外的好。

苏天从坑里捧起一捧水,美美的喝下,甜甜的,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正宗山泉水,小时候我们上山的时候都会来这里,坐到边上的大石头上歇一歇,洗一洗摘来的野果,然后从石头缝里拔几根野葱烤红薯,那味道,香惨了。”

这样美的景,这样好的水,多少年不曾见过了,时代在发展,有些东西是必须被舍弃的,很多人小时候嬉戏过的那些小溪和山岗,不是消失了踪迹就是早已面目全非,城市里看着还不错的湖泊河流很多不过是靠水泥底子和输水管道才能勉强留住,能保持面上的清洁就不错了,别说喝,连洗个手都是不敢的。

怀念和向往充斥着整个直播间。

“我老家也在清江一带,村子后面是山,前面是一条大河,小时候,那条河里的水特别清,妇女们没事儿就约着去河里洗衣服,一边洗一边闲聊,小孩儿们就去河里摸鱼摸螃蟹,那螃蟹都不大,但味道特别好,我小时候没少吃,外婆就老是吓唬我,螃蟹吃多了以后写字也会跟螃蟹爬一样。夏天的时候更好,家里是从来不烧洗澡水的,傍晚时分,晒了一天的河水暖和的很,老老少少的都到河里洗澡,河道被划分成了好几块,有些小孩儿不懂规矩乱跑就会被痛揍一顿,当然,我也被揍过,那时候还委屈的不行。”

本来这位观众的话题还挺感伤的,结果最后一句一出,差点没被大家笑死。

“楼上的真是活该,哈哈哈,你想跑那去看不该看的东西?”

“就是,一点儿规矩都不懂,小姐姐们没打死你就够仁慈了好吧。”

“想想那画面就美。”

“喂,你们思想正常点好嘛,我那时候只有七八岁,懂啥啊。不过现在想挨揍也没有机会了,七八年前我们这边为了发展经济引进了几家造纸厂和纺织厂,那水早就臭的不行喽。”

“唉,其实我们这儿也是,我妈说他们小时候河水宽的很,放学回家就在河里摸鱼摸虾的,到我开始记事的时候,河的影子都没个。”

“我们这儿也是,前些天有个湿地公园开放了,我兴冲冲的跑去看,倒是有几条小水沟,就是气味怪怪的,我顺着往上找,结果你们猜怎么着?麻蛋,源头是自来水厂的排污管道,上面立着个牌子,说这是处理过的污水,幸亏我没捧起来喝一口。”

……

认真的看完大家的评论,苏天突然明白了自己干这行的意义,世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梦里的桃源,远离尘嚣,有山有水有佳肴,而他们村不正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吗?如果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世人一个桃源,给村里一个发家致富的机会,苏天想,也许他这辈子会过得非常有意义。

第23章

“小哥,这水里有没有鱼啊?”李爷爷沿着小溪走了一段,一本正经的问。

苏天说:“只有小鱼,这水太浅了,大的鱼养不住,不过我小时候倒是听说里面有个螃蟹,特别大,已经活了好多年了,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李爷爷明显有些失望。

苏天以为他想吃鱼,忙道:“李爷爷,您要是想吃鱼的话多得是,我们家池塘里头多的是,味道也不错。”

李爷爷一听这话双眼放光,“那你们家有鱼竿吗?我能不能待会儿就去钓鱼?”

苏天说:“有鱼竿,但很少用,鱼竿钓鱼的速度太慢了,我们一般都是用渔网网鱼。”

李安远笑道:“有鱼竿就行了,他压根儿就不是想吃鱼,就是想钓着玩,前些年没少去祸祸我们护城河里的鱼,只是这两年人家保护起来了,不让钓,他就天天往那些农家乐里跑,跑的时间久了又嫌人家养的鱼太笨了,钓着没趣儿。”

李爷爷瞪了李安远一眼,“有意见啊,你爷爷这是技术好呢。”

苏天觉得他们家鱼塘里的鱼都是半野生的,应该不会太笨吧,“李爷爷,那您就先去我们家池塘里钓,要是觉得不好玩了就去我们家门口的河里钓,里面的鱼纯野生的,机灵的很。”

李爷爷高兴了,“那行,回去我就拿鱼竿钓鱼去,你们今晚就等着吃我钓的鱼吧。”

看李爷爷高兴的一刻也等不得的样子,苏天就带着一行人回去了,路过他们家田坎的时候,看到有不少折耳根,又顺便挖了点回去凉拌。

大家都是没走过山路的人,虽然一路上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不觉得,但到家往椅子上一坐就再也不想起来了,倒是李爷爷年轻时听说下乡当过知青,身体素质不错,回到家愣是一点儿没感觉到累不说,还一个劲儿催着苏天带他去池塘里钓鱼。

苏天打算好了,既然李爷爷喜欢钓鱼而且看起来技术还不错的样子,他们今天晚上干脆就吃鱼好了,农家乐的精髓不就是要顾客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嘛,再说他们家的鱼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吃鱼方便,没有成本啊。别看苏天他们这儿穷,但吃肉可不便宜,因为清湾这边没有几家大型的养猪场,吃肉都得从外边运,导致肉价特别高,不然苏岩的养猪场也不能那么挣钱。当然,也可以从苏岩那买,只是他那养猪场前些日子刚卖了一批成猪,现在剩下的那些还舍不得杀。

刘东阳他们是第一波客人,苏天主要是想找人体验一下,并不打算收钱的,如果对方坚持给,苏天也决定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所以能够在很好的满足客人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决定了,今天晚上就拿鱼当主菜了,烤三四条大鱼,煮个他们当地很出名的豇豆鱼,再为吃不了重口东西的老人小孩清蒸个鲈鱼,最后随便炒几个菜就可以了。虽然对于苏天来说,因为鱼是自家养的,成本不高,但放外面,这一桌全鱼宴也算是很丰盛了。

李爷爷年纪大了,苏天不放心他一个人去池塘,便让苏志高陪他去了,自己则在家开始为晚饭忙活起来。

鱼还没回来,苏天就先准备蔬菜和调料。先准备烤鱼的材料:土豆、莴笋、山药去皮切稍厚的片,本来是要切成滚刀快的,但现在时间不早了,苏天就干脆切片,好熟一些;洋葱、生姜切丝;大蒜剥皮剁碎;干辣椒剪成小段,小米椒切小段……本来还应该来点黄豆芽的,但是家里没有了,苏天想着改天还是自己泡点黄豆和绿豆生豆芽吃,不然还要跑老远去镇上的集市买。

烤鱼的材料准备好了,苏天又从泡菜缸里捞了些豇豆、辣椒和生姜做豇豆鱼。这是他们这儿的一道名菜,酸辣够味儿,非常能下饭。至于清蒸鲈鱼的材料就很简单了,不过是一点红椒丝和葱丝。

把主菜安排妥当后,苏天又切了点土豆准备做酸辣土豆丝,小孩子们往往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菜,另外准备了几个清淡的菜,有小炒肉、番茄炒鸡蛋、家常豆腐、木耳炒山药和清炒空心菜,另外凉拌了一个黄瓜猪耳朵、一个折耳根,还炸了一盘花生米。怕菜炒好凉了不好吃,苏天就先把凉菜都拌好装盘。

主食还是米饭,还是带着锅巴和米汤的那种,这是李奶奶特意请求的,说住在城里好多年没吃过正宗的柴火饭了。当然,还有面条,吃豇豆鱼不吃面条是很不划算的。

事实证明,苏天家的鱼不算太笨,李爷爷钓到下午六点多,就钓到了一条鲤鱼,个头倒是不小,只是这么多人铁定是不够吃的,幸好苏志高拿了渔网去,又网了不少大鱼回来,反正今天的晚饭是不用愁了。

苏天动作不算慢,加上苏志高和苏岩帮忙,晚饭很快就上桌了。香辣烤鱼、豇豆鱼、清蒸鲈鱼、小炒肉、酸辣土豆丝、番茄炒鸡蛋、家常豆腐、清炒空心菜、猪耳朵拌黄瓜、凉拌折耳根、油炸花生米,满满一大桌子菜,香气扑鼻,哪道菜看起来都特别好吃,一时之间大家竟不知先从哪里下手。

苏天端着一个大托盘过来,给女人和小孩儿上都上了一碗醪糟,男的则是米酒,“这都是我们家自己酿的,大家可以尝一下。”

李爷爷偷偷瞟了一眼自己的老伴,趁对方注意力在醪糟上,忍不住端起米酒杯子偷偷抿了一口,入口清甜,回味悠长,虽算不上李爷爷喝过的最好的酒,但味道也足够惊艳,于是李爷爷就没忍住又来了一口。

年纪大的老人多三高,苏天怕他喝多了不舒服,赶忙给他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李爷爷,您先尝尝这个,我特地做的,这鱼可不一般,是昨天人家从上游捞的野生鲈鱼,味道鲜的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