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平的两室一厅,床顶悬着比房价还贵五倍的字,就像扫地阿姨背着爱马仕包包。
真的看上去也像假的。
“杭哥,我们的公司叫什么名字好呢?”顾铮下载个取名软件,备忘录里记了三五十个名字,记录的时候感觉哪个都挺好,现在又感觉哪个都差了点儿意思。
卓杭在细枝末节上没什么想法,便道:“都听你的。”
“这话听起来大度,实际你就是不想动脑子!成立公司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不能让我一个人耗费精力,你就当是给儿子取名字!”
“儿子?”
“女儿也行!公司就是我们的孩子,它现在需要个名字!”顾铮抱着手机,满床打滚耍无赖,“我不管,今天你要陪我想,想不出来就不睡觉了。”
卓杭无奈,陪他在备忘录中挑了几个,顾铮一直觉着不满意。二人挑到凌晨,卓杭眼皮打架,胡乱说了句:“要不就叫日木页金吧。”
“日木页金?”
卓杭不好意思道:“就是,我们名字拆开的组合,叫页金日木也行,或者再想想别……”
“这个好啊,这个好,就叫这个了!”顾铮当机立断。
于是若干年后叱咤商界、血洗海外资本、令无数空头闻风丧胆的日木页金投资管理公司就这样出生了。
顾铮向外公借来了李家总管袁鸿祯,为他们的公司搭建架构。
“袁叔,这是卓杭。”顾铮介绍。
袁鸿祯看面相50岁左右,举手投足间颇具职业素养,卓杭与他握手,仨人入座,袁鸿祯展开文件,逐条与二人确认。
“与常规企业不同,成立基金公司不仅需要工商执照,还需要证监会的审批文件。因新注册公司手续办理时间较长、流程较为繁琐,建议收购基金公司,并成立合伙股份制公司对该基金公司控股。”
二人表示赞成。
袁鸿祯看向卓杭,“有限合伙控股公司不需要法人,投资公司需要新的法人。当公司出现问题时,法人会承担企业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顾明宇在俞城身居要职,顾铮这些年连辆车都不敢买,别说担任法人、就连在公司任职都不行。
卓杭应下,“我当法人。”
袁鸿祯继续道,“出于隐私考虑,控股公司建议在外海注册,BVI公司可以免税,并且公司上市前都无需公开股东持有的股份。”
二人没意见。
于是便到了本次谈话最重要的环节,确认股份。
“二位各持股50%,若意见相左会让公司的决策效率低下、陷入僵局,出于企业发展考虑不建议这样。”
袁鸿祯的话第一次遭到双双反驳。
顾铮:“我们意见不同,才说明这件事情需要更多沟通。每个人都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双方沟通后、经过多角度制定出来的策略会更有利于公司发展。”
卓杭:“若持股不均,公司发展全凭一方决策,会让投资机构面临更多风险,持股均衡可以分担风险。”
袁鸿祯只是客观提建议,落实还是要以股东思想为准。
“在股份方面,二位可以各持股50%;在公司决策方面,要不要签署行动人一致协议和一票否决文件?”
二人异口同声,“不要。”
卓有智被架空股权,就是在公司成立初期没签决策权的相关文件,卓杭深知其中利弊,却依然选择相信顾铮。
顾铮说:“袁叔,我知道外公是为我好,但我们真的不需要这些。”
公司架构确认后,袁鸿祯着手办手续,部分文件需要股东确认,顾铮瘫在床上审阅文件,卓杭问也不问专心盯盘数钱。
顾铮确认完核心架构,便开始搭建企业内部架构,执照刚变更完毕,就发布了招聘信息。
投资、风控、财务、行政必不可少,至于策略研究员、风控负责人等会降低企业人效的岗位统统滞后。
大学时,卓杭将金融与企业管理课题让给了顾铮,转去主修金融与投资,这些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今成为管理数十亿资产的操盘手;而顾铮主修的金融与企业管理,如今终于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