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顿了下,“我只叫一次。”
叶欣:“好,谢谢你!”
脚步声往东边去,沈卓回房间了。
叶欣松了口气。
刚才自己在空间,好险。不过,在空间是可以听到外面动静的,挺好,这样有什么事情就能及时出来了。
这也是她要留在沈卓家的原因,要是在知青宿舍,她就没有办法进空间了。
想想明天要早起,她还是先不探究了,早点睡吧。反正那些书不是一时半会能看懂的,是个长期的工程。
叶欣摸黑躺到了木板床上,硬邦邦的。
她翻了个身,想到如今生活的年代,努力在脑海中回顾这段历史。
然而她平时下班后都是刷刷剧,放轻松脑子,并不怎么爱看历史。唯一接触过这段历史的,只有中学的历史课,但课本上对这段岁月也只是含糊带过,并不展开说。历史老师上课时,倒是说了上山下乡的知青回城难,也重点说了后面恢复高考的事情,这个叶欣倒是记得一些。这么说来,只要安稳度过这段艰苦时光,还是可以回城的……
本以为会睡不着的,但是想着想着,她就不知不觉地睡了过去。
可能是睡得早,天还没亮,叶欣就醒来了。
她看着充满年代感的房顶,还有点恍惚,下意识伸手往枕头边摸了摸,没有摸到手机,反而是又凉又硬的竹席,这才完全清醒了。她穿到了一个陌生的年代,没有手机,也不用上班了。
但是要种田。
刚想到这里,房门就被敲了敲,沈卓的声音响起:“叶欣,起床。”
叶欣立刻出声:“我已经醒了!”
沈卓于是转头去厨房,烧火做饭,趁锅里煮着的时候,打个人卫生。
叶欣穿好衣服,也拿着脸盆和毛巾牙刷出去洗漱,厚着脸皮蹭他打上来的水,也跟他一样站在院墙根刷牙。沈卓看她一眼,好像有点别扭,但没说什么。
早饭仍然是掺着红薯块的稀饭,这次更惨,连菜都没有了。
叶欣默默地吃下一碗,心道还是早点弄点好吃的补身体才行,不然过了这个时候,就很难长高了。
吃了饭,太阳还没升起,就要上工了。
现在是六月,天气热,其实大家更愿意早晚干活,凉快点,不过现在是农忙时节,任务繁重,中午也得干,是很难熬的。这段时间可不止叶欣一个人中暑。
叶欣跟在沈卓身后,深呼吸又深呼吸。
要出去见人了,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之前的事情被嘲笑,她心里紧张。
——但总要面对的。
看了看前面少年清瘦的背影,又略略安心,没关系,她就跟着沈卓好了……
清晨,白雾还未散去,群山缥缈,空气凉爽。
他们所在的这个村子叫凉水塘,这是当地人的称呼,因这里多水塘而得名。现在正式的称呼是洪泽公社第七大队下面的第三小队。
第七大队也就是丰水大队,因为凉水塘是附近这一片村子里面的大村子,所以分到这丰水大队的知青都集中安排在凉水塘,建了宿舍。
原主是今年三月才到这里插队的,现在六月,算起来才过了三个多月。
这里是山地丘陵地区,土地不成片,耕地都零散分布在山间低平的地方,稻麦混种,夏季雨多,田里种水稻;冬季种小麦。其他高一点的旱地则种玉米、红薯、大豆、油菜等。最低洼处留了两个大水塘,养鱼。
现在小麦已经收完归仓,田里翻耕蓄水,正赶着种水稻。
叶欣努力忽视其他人的目光,跟在沈卓身后,先到生产队的仓库前领农具,或者领任务。
小队长叫李建邦,是大队长李兴国的侄子,见叶欣来了只是瞅了她一眼,没有废话直接安排了插秧的任务。
沈卓也被安排了插秧。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插秧。水稻是提前育秧的,现在播种方式还非常原始,纯靠人力,一部分人在育秧的地方拔苗放到担子里,少数力气大又稳重的则负责挑秧苗,经过横七竖八的田埂送到各块水田,给负责插秧的人种下。
叶欣继续跟着沈卓,往宽阔平坦的水田走去。
路上看到了几名女知青,她们看到她好像还有点稀奇,窃窃私语不知道在说什么,也不往她这个方向来,反而远远避开。
叶欣觉得挺好的,不要过来,大家互不打扰,谢谢。
走到了田埂边,看着浑浊翻涌的泥巴,叶欣有点犹豫。
旁边已经有妇女利落地脱鞋下田,见她看过来,还大嗓门地说了句:“趁早上凉快赶紧干活吧,别中午热了又中暑,耽误活计!”
叶欣:“……”
偷懒多事的人在认真干活的农民面前,的确不受待见。
她默默叹口气,看向沈卓。
沈卓站到田埂边,没有犹豫,也没管她,直接弯腰挽裤腿,露出瘦得几乎皮包骨的小腿。
叶欣忍不住小声问他:“田里……会不会有蚂蟥啊?”
沈卓一怔,说了句:“没发现。”
然后就下田去了,浑黄的稀泥瞬间没过了他的脚踝。
此时已经有秧苗挑过来,要开始干活了。
叶欣知道容不得她再犹豫了,也赶紧挽了袖子裤腿,一脚踩到水田里。